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股票 > 市场研究 > 正文

揭秘128家业绩超预期公司真相 83家猫腻多(2)

来源: 理财周报  2012-05-07 09:49

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率常常会撒谎。对股东们而言,他们更关心的是,这个增长率是怎么来的。

业绩增长与成长性是两个不同概念。不要被当下漂亮的增长数据迷惑。因为,它很可能是明年甚至未来几年的一个大坑。

本期财务机要,理财周报综合考核净利润增长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三个利润增长指标,挖掘出业绩增长最快的100家公司,并解开其业绩暴增背后的秘密。

230公司净利暴增超100%

2011年,2381家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224619亿,增长23.27%;营业利润25273亿,增长14.34%;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9267亿,增长13.13%。其中,230家公司净利润增长率超过100%。其中,42家为保壳心切的ST公司。

从板块划分看,创业板业绩增速略高于主板和中小板公司。创业板净利润增长率达到15.25%,高于主板的13.36%,中小板的10.31%。但是,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创业板的业绩增速只有13%。

但主板公司的增长数据显然更实在。剔除偶然性因素和ST公司,综合净利润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扣非后净利润增长率三大指标看,100家上榜公司中48家为主板公司。

从行业表现看,有色、食品、农业、电子、建筑建材、商业、家电、金融8个行业公司的整体增速都在20%以上。这些行业中,既有高弹性的有色金属、建筑建材,也有消费类的食品、家电、农业、商业,还有金融,行业特征并不清晰。

近五年各行业公司业绩波动显示,采掘、机械设备、商业贸易等行业的净利润波动较小,而钢铁、电子、交通运输、有色金属、信息服务等行业的净利润波动较大。

上榜公司最多的化工类、有色金属类公司特别抢眼,两者均属于周期性行业,受制于行业因素。三爱富、红星发展、氯碱化工这三家化工公司是典型的受行业景气驱动的公司,业绩如同过山车。

三爱富(600636.SH),这个做制冷剂的公司,2011年净利润7.31亿、增长14倍。原因在于2011年上半年,制冷剂产品需求旺盛,产品价格大涨。但到当年下半年,风云突变,欧洲市场恶化,出口萎缩严重。公司也一再提醒2012年存在业绩下滑风险。

对这类外部环境瞬息万变的公司,一时的业绩增速并非关键,关键是保持增长曲线平滑向上。

83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猫腻多

对上市公司而言,业绩增长速度并非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增长“含金量”。对任何一个公司而言,持续的、稳健的、可预期的增长才是王道。

理财周报统计发现,业绩增速前100位的公司中,83家公司靠着不同程度的非经常性损益“撑门面”,占比83%。这100家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共48.3亿,占350亿净利润总额的14%。

所谓非经常性损益,即与公司经营无直接关系的收支。根据现行会计准则,非经常性损益包括21类项目。常见的非经常性损益包括,处置资产利得、债务重组、税收返还减免、政府补贴、短期投资损益、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等。每一项都大有文章可以做。

榜单中兴业矿业(000426.SZ)最为典型。其2011年净利润暴增469%,但事实上,其营业利润仅增长1.2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 净利润增长只有25.65%。落差如此之大,在于其2.89亿的非经常性损益(主要为合并子公司当期净损益和处置固定资产损益)。

对ST公司而言,最常用的手法是用非常性损益“断臂求生”,靠变卖资产和债务重组续命。理财周报统计,A股165家ST公司,48家靠着非经常性损益,扭亏为盈。如ST东盛,2011年当年亏损5232万,但当年非经常性损益为3.5亿,顺利扭亏为盈。

对主流公司而言,非经常性损益是“锦上添花”。以伊利股份为例,2011年,其净利润18亿,其中近5亿为非经常性损益。耐人寻味的是,这5亿非经常性损益,政府补贴占3.7亿。伊利在与蒙牛对峙的格局中获得了更多主动权。

而对于新上市公司而言,非经常损益则是必要的“助燃剂”。近期上市的奥康国际(603001.SH)2011年净利润4.57亿,非经常性损益 5187万,占比11.34%,将其EPS从1.27元增厚到1.43元,为其25.5元发行价、25.25倍的首发市盈率铺路。

创业板水分多:超募利息占比13.3%

高增长一直是创业板公司的标签。从2011年财报数据看,创业板净利润增长率达15.25%,确实略高于主板和中小板公司。但2010年,创业板整体净利润增长率为40.89%,时隔一年,业绩增长速度大幅滑落。

尽管如此,创业板公司的业绩水分仍然存在。

申银万国策略分析师赵隆隆认为,募集资金利息收入对于创业板公司的业绩有着明显影响,创业板公司业绩有一定的水分。

据理财周报统计,截至目前,311家创业板公司共超募1204亿资金,平均每家公司超募3.87亿。这些体量非常大的超募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大幅提升了公司的业绩。

在当前资金偏紧、资金成本处于高位的情况下,一般公司的财务费用在上升,创业板公司却能因超募资金获得更多的利息收入,此时创业板业绩水分显得更大。

2011年,311家创业板公司净利润总额为235亿,而利息收入总额为31.3亿,占比为13.3%。

东方财富(300059.SZ)的业绩增长便是典型的“利息拉动型”。2011年,东方财富营业收入2.8亿、净利润1.07亿,而利息收入4267万,利息收入占业绩比重为30%。

“超募王”国民技术2011年利息收入高达5911万,为创业板最高者。这5911万利息收入,无形中提升了国民技术41%的净利润。

此外,利润中有一部分是税收补贴,也是创业板业绩存在泡沫的重要原因。随着创业板公司的成功上市,政府补贴等“特色福利”将逐渐消失,这将进一步挤掉创业板的泡沫。

[责任编辑:往事如枫]

网友评论:

已有0条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