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股票 > 市场研究 > 正文

解析潜在的A股牛市结构 反弹或赖宽松效应显现

来源: 上海证券报  2012-05-17 08:45

目前沪深300指数的静态估值是12倍市盈率、动态是9倍市盈率,这一估值标准低于标准普尔500指数的现有估值,亦接近于标准普尔500指数 10倍市盈率的历史估值下限,因此A股主板市场现在肯定是属于价值投资的区域;而且经过长期的投资实践,境内监管层和投资者亦懂得所谓“股本扩张”游戏并 非真正意义上的高回报,唯有建立在现金分红基础之上的股利回报才能夯实股市的基础,因此A股牛市必然基于蓝筹成分股指展开。

参考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历史估值区间,投资者在沪深300指数接近20倍市盈率上限时需要谨慎,原因在于: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历史估值区间 介于10倍至30倍市盈率之间,但常态分布的均值上限是20倍市盈率,唯有在经济过热时才会发生触及30倍市盈率的估值上限,例如网络股泡沫时标准普尔 500指数也曾触及30倍市盈率,A股在完成股权分置改革之后,30倍市盈率估值即相当于历史上的60倍市盈率估值上限。从谨慎角度出发,20倍市盈率就 应该被视作沪深300指数的估值上限。

回顾历史,美股和 A股都曾产生过蓝筹股估值泡沫,1972年12月美股曾诞生蓝筹股“漂亮50”,平均估值超过40倍市盈率,其中市盈率最高的25只蓝筹股市盈率均值达到 了54倍;2007年11月A股的蓝筹股泡沫与之相类似,当时“上证50指数”的平均市盈率也恰好超过了50倍市盈率。股市泡沫的退潮都与经济危机相关, 但是当通胀退潮之后,股市在经济减速的背景下也会重拾牛市,美股就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重新走牛的,当时经济背景是通胀和经济增速双双回落,这一点 恰与现在国内经济情形极为相似,在此背景下,美股反而开始走高,直至1987年标准普尔500指数估值接近20倍市盈率时出现了一次著名的股灾。有鉴于 此,当沪深300指数触摸20倍市盈率估值时也极有可能遭遇障碍。

其次,经济结构调整也将左右A股牛市的步骤,美股上世纪末的牛市就与经济结构调整有关,反映在成分股指中就是产业部门权重的此消彼长。历史上石油部门、科技部门 和金融部门都曾三次登顶标准普尔500指数权重值之冠,其中石油部门和科技部门的权重份额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20世纪90年代末都曾占据标准普尔 500指数30%强,但这却是危机的前兆,而那些新崛起的产业部门才是构成股市向上的积极因素,可口可乐、微软、苹果等诸多消费品牌都曾扮演过这样的角 色。

目前石油煤炭和金融板块是构成沪深300指数的权重支柱,A股向上的动力暂时还将依赖于这些板块的支撑,需要这些蓝筹股在未来数年逐步提高现金 分红的比例;但是从中期看,沪深300指数的成长将取决于一批消费品蓝筹股的崛起,这恰恰就是现在国内从“中国制造”转型“中国创造”的经济命题。

[责任编辑:往事如枫]

< 上一页 1234 下一页 >
网友评论:

已有0条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