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正文
- 我要评论(0)
新三板抢跑 国际板可能推后
来源: 投资者报 作者: 潘颖 2011-08-29 10:05《投资者报》记者 潘颖
新三板扩容和国际板,哪一个苹果先熟?
自今年5月多位财经高官集体吹风“国际板”后,市场对国际板年内加速推出的预期日渐强烈,但反对声也随之高涨。就在市场对国际板难成共识之时,新三板已东风日盛。
一位参与新三板制度建设的业内人士向《投资者报》记者透露,今年内新三板有关政策将浮出水面,明年将大规模铺开。与此同时,一位证券业协会高层人士则向《投资者报》证实,“国际板短期推出无望。”
不是国际板没有立足之理,而是相较新三板而言,国际板这个苹果还远未成熟。
新三板突然浮出水面
今年“两会”召开之际,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曾称,监管部门正在积极筹备国际板,推进包括法律、会计、跨境监管合作等方面的相关配套制度的制定,希望都能按照市场规律,以更加市场化的方式推进,要在市场条件和相关工作准备都齐备的时候推出,因此不设定时间表。
然而5月中下旬,在上海召开的“陆家嘴金融论坛”上,尚福林和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在讲话中均向市场传递出国际板指日可待的更明确信息,尚福林甚至表示:“我们离国际板越来越近了。”证监会办公厅副主任王建军更称,国际板推出条件快要成熟了,将以人民币计价。
及至7月下旬,有媒体称国际板细则即将公布,但证监会很快否认发布过此类消息。尽管如此,国际板年内推出的预期仍旧弥漫市场。
相比国际板消息的漫天飞舞,新三板则沉寂得多。早前,尚福林在证监会“2011年八大工作重点”中,将“扩大中关村试点范围、建设统一监管的全国性场外市场”,即业内惯称的“新三板扩容”,作为年内证监会主导工作之首。
后来在“两会”时期,尚福林表示,监管部门正在积极筹备以新三板市场为基础的场外市场建设的相关工作,相关制度安排已基本到位,而有些技术细节要继续努力。
此后有关新三板的消息沉寂长达半年之久,直到近日有媒体援引接近方案制定的业内人士的话称,修订后的新三板扩容试点方案近日再次上报国务院,业界预期“新三板”有关政策会在国庆前后出台,才把新三板扩容得以近期成行的预期重新点燃。
从国际板高调吹风后归于沉寂,到新三板扩容的逼近,此起彼伏的消息有令人错愕之感:同样是“年内推出”,但主角似乎已由国际板换到了新三板。
国际板可能推后
推出国际板与扩容新三板,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竞争关系?
本来,从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角度讲,二者都有其在制度建设中的应有位置,但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专家皆表示,监管如此,二者的重要性和推出的迫切程度却不可同日而语。
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日前在腾讯财经20人论坛“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研讨会上表示,推出国际板的方向是正确的,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社会开放了,股市不对别人开放不合理,但现在远不具备推出的条件,时机尚未成熟。
“创业板推出一年多,连创业板制度都还没建好,退市制度还没有出来,这种情况下咱们不要学狗熊掰棒子。我个人认为在创业板制度没有完善之前,不 要急急忙忙推国际板。”华生说,“国际板到底走什么制度?是走国际制度还是走A股制度。从现在看,似乎是要走A股制度,但主板和创业板的基本制度都还没建 设起来,国际板走A股制度的话,何苦推国际板呢?有什么意义?”
中国证监会资本市场学院筹备办主任张新文表示,对国际板赞成华生的意见,如果相比新三板扩容的话,显然完善新三板制度要比推出国际板“迫切得多”。
“这个是市场急需的,新三板是完善市场体系的众多步骤中的一个步骤,是很急于推出的。”张新文表示,市场对各种不同类型企业的上市要求、监管要 求、规范程度都不一样,需要多层次市场去满足这些差异。要求低的就在低的市场交易,在这个低层次市场里,对投资人资格进行限制,不对公众募资,从而既保证 社会公众利益,又保证成长性企业的融资需求。
西部证券代办股份转让部总经理程晓明在接受《投资者报》采访时明确表示,国际板和新三板的角色和地位与完善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根本不能相提并论,前者仅是对资本市场的一种扩容,而完善新三板制度则是极为重要的战略,二者重要性和迫切程度相差都太悬殊,不具有可比性。
今年6月初,国务院在同意发改委《关于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15号)中,提出推进场外交易市场建设,研究建立国际板市场,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业内人士表示,从国务院行文看,同样是为了“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对于新三板的表述是“推进”,而国际板就是“研究建立”,孰轻孰重,孰快孰慢,已一目了然。
国际板时机争议
“我不知道别人怎么看,反正我是认为国际板没用。”证券业协会副会长林义相在接受《投资者报》采访时称,最直接的原因有两点,其一,一个外国公 司到中国融资的话,募资额多达几十亿几百亿,这些钱够中国十几家甚至几十家中小企业IPO的,现在中小企业融资难众所周知,为何放着他们不管,要给外国公 司腾地方?其二,别以为外国公司质量就一定好,如果出了安然那样的公司,不仅对整个市场会产生巨大冲击,而且难以沟通处理。
目前,支持国际板的意见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央行行长周小川早前曾有“池子论”闻名于世,国际板则被视为贮藏外汇占款,减少基础货币被动 投放的良好池子;第二,国际板是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并推动资本账户外汇管制进一步放开的切入点;第三,国际板可以给中国投资者以更多质量上乘公司的投 资选择。
然而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研究中心主任谢百三对此表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理由根本不是理由:国际金融中心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逐渐形成 的。哪能为此而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呢?“究竟是中国早日出现一个国际金融中心的城市的名义重要呢,还是避免外资企业到中国来按我国的‘高价’圈走几百亿, 上千亿真金白银重要呢?”
至于第三个问题,除了林义相认为外国公司不一定好之外,市场则更普遍担忧,中国本已盛行“炒新”,此时再加上“优质外资”的噱头,很容易使“国际板”沦为“国际圈钱板”。且外资公司一旦在海外市场遭遇大幅波动,会直接联动A股股价的稳定。
如果接受上述理由的话,那么支持国际板的最强理由就是分流外汇,减少宏观调控压力了。这也正是市场寄望最多并给予最强支持的一点。
然而,假使如前述证监会官员所说,国际板确定采用人民币计价,那么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华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看来,这非但不是贮藏外汇占款的“池子”,反倒是加大外汇占款压力的利器。
在华创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巴曙松指出,在发行环节,人民币国际板发行人通过直接IPO募集到的人民币资金部分可能会兑换成美元汇出,在这一 点上,它具有一定的分流功能;然而在交易环节,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为了参与人民币国际板的交易,需要持有一定数量的人民币,而不是美元,减少了居民持有美元 的动力,不利于实现“藏汇于民”。对于境外投资者而言,为了参与国际板投资,需要将美元通过多种方式结汇成人民币,这一方面直接加大了央行的外汇占款对冲 压力,也为国际热钱流入中国提供了一种相对畅通的渠道。
“这相当于把人民币的贸易项目结算扩展到资本投资领域,由此,可以预计未来外汇占款的波动、央行对冲操作的频度与实施难度都有可能因此而增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目前政策短期化与高频化的特征。”巴曙松说。
除宏观影响之外,目前《证券法》规定:“发行A 股的企业必须是在中国境内注册成立的公司”,如国际板最终依托A股市场,以人民币计价,则不可避免地面临修法程序。再考虑到A股制度与国际规则在公司法、 会计法、信息披露规则、公司治理架构上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国际板真正推出要走的路还很长。
证券业协会一位高层对记者表示,不论从必要性还是其他角度看,“推出国际板还早着呢。”
背后的博弈
如果国际板的迫切度和推出条件都远非新三板可比,为何此前有关国际板临近的声音如此之多,市场对国际板年内推出的预期如此强烈呢?
一位券商人士告诉记者,除了能从国际板上市中分获一杯羹的外资巨头企业和合资券商,以及通过国际板可以加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上海市政府外,上交所更是力主推进国际板的一员。
据统计,今年截至8月23日以来,在深交所中小板、创业板IPO的企业共有179家,而在上交所上市的只有29家,不仅两市IPO公司家数相差 悬殊,深交所A股IPO、增发、配股募集资金合计金额也高达3259亿元,远远高出上交所1106亿元的规模,令上交所倍感压力。考虑到国有大型企业改制 上市的高峰已过,未来大型国企可上市的资源越来越少,上交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焦虑恐越来越强。
有媒体援引业内人士的话推断称,今年以来,上海市政府和上交所有关国际板推出条件成熟的造势声一浪高过一浪,已被业内视为上交所意欲影响决策层力推国际板以争取更多IPO公司资源的舆论攻势。
华生也表示:“我们不能被一些人因为地方利益和行业利益所牵制。有些人一说话,你就知道他为什么要吹,一看他是哪儿的,就知道了。我们还是要站在国家和证券市场的整体来看。所以,推出国际板首先要明确采用什么制度,制度架构好了,国际板才可以推出来。”
新三板箭在弦上
相比国际板纠缠不清的利益纷扰和客观条件的不成熟,程晓明对记者表示,新三板扩容和新制度的推出没有什么重大的阻碍,从目前工作筹备的进展看,预计“国庆”前后可见分晓,年内可出政策,“凡是大家关心的问题都会出来”,到明年就要大规模推出。
华生表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需要新三板的大发展。对于向公众募资的市场,必须严审上市资格,但对“新三板”,由于它是向特定投资者募资的,就可以采取“宽进”的办法,不会有太大风险。这样可以让大量企业上市,发展成全国性的规模,成为将来转板的基础。
对于扩容时机问题,程晓明表示,新三板肯定会分流市场资金,且这一利空影响将越来越大。但他不认为现在股市低迷,不是扩容新三板的好时机。
至记者截稿时,最新消息显示,有媒体援引参与新三板方案制定的人士话说,“新三板试点扩容方案和配套政策的推出已进入了读秒阶段。”
但在博弈激烈且复杂的局面之下,结果终究如何,不到尘埃落定,变数仍然很大。
[责任编辑:张书吟]
- 新三板试水港股同步挂牌能否扭转退市潮? (2018-04-24)
- 股市楼市发展思路已在政策细节中 (2018-04-24)
- “新三板+H股”机制落地 挂牌公司赴港IPO不需摘停牌 (2018-04-23)
- 李大霄:主力出动 中国股市将进行亮剑式反攻 (2018-04-19)
- 央行放水约4000亿正面影响股市 股指有望反弹修复下跌走势 (2018-04-18)
- 新三板挂牌银行2017年报出炉 “袖珍银行”业绩分化 (2018-04-17)
- 欧美股市涨跌互现 地缘政治担忧缓和金价平淡收场 (2018-04-17)
- 受益于股市波动 后市金价仍将看涨 (2018-04-12)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