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股票 > 上市公司 > 正文

瑞丰光电IPO遭质疑:二东家深康佳同为大客户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李隽  2011-05-23 09:26

  李隽

  LED行业上市公司或将再添新丁。5月24日,深圳市瑞丰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瑞丰光电”)将上会接受发审委审核。根据瑞丰光电招股说明书披露,该公司拟登陆创业板。

  瑞丰光电的主营业务为LED封装技术的研发和LED封装产品制造、销售,在SMD LED细分市场,为国内前三大制造商之一。净利润从2008年的1738万元增加至2010年的4399万元。“IPO临门一脚”,瑞丰光电处处闪现电视行业巨头深康佳A(即“康佳集团”)的身影,深康佳于2009年底成为瑞丰光电大股东后,2010年也很快进入瑞丰光电前五大客户行列;另外,深康佳于瑞丰光电上会前夕的5月17日暴涨7.9%。

  瑞丰光电计划发行不超过27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为25.23%,保荐人为甘肃券商华龙证券;瑞丰光电总部在深圳,但并没有和深圳本地的几家主攻创业板、中小板的券商合作。

  康佳突击低价入股

  2009年末,也就是瑞丰光电拟上市前一年半,瑞丰光电引入康佳集团作为股东。2009年12月15日,瑞丰有限(瑞丰光电前身)召开股东大会,决议同意瑞丰有限注册资本由2000万元增加到3557万元,新引入东莞康佳电子有限公司(下称“东莞康佳”)、深圳市领瑞投资有限公司(下称“领瑞投资”)及8名自然人股东。其中,东莞康佳以现金认购瑞丰有限增资的注册资本920万元、领瑞投资认购注册资本353万元。

  至此,东莞康佳持有瑞丰光电25.87%的股权,成为瑞丰光电第二大股东。东莞康佳是深康佳的全资子公司。深康佳直接持有东莞康佳75%股份,并通过全资子公司香港康电投资公司持有东莞康佳25%股份。

  对一年半前大举引入新股东,瑞丰光电的解释是,一是出于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二是引入电视机巨头康佳集团,进行战略合作,提高公司的整体实力。

  瑞丰光电拟上市前一年半引入东莞康佳时,价格非常优惠。截至2009年10月31日,瑞丰光电经审计净资产8106.4万元,每股净资产4.05元。但瑞丰光电给东莞康佳及其他8名自然人股东增资价格为每股4.0135元,比4.05元的每股净资产还低。

  对此,瑞丰光电解释,这是基于战略发展需要,东莞康佳是战略投资者,而其他自然人要么是公司骨干,要么此前对公司有所贡献,因此入股价格相对低。瑞丰光电也在招股书中,浓墨重彩具有“深厚的股东背景优势”;瑞丰光电也称,与康佳集团就大尺寸LCD电视背光源用LED的研发和产业应用进行合作,将实现LED封装技术与大尺寸液晶电视背光源应用的密切结合。

  而瑞丰光电给同时入股的领瑞投资增资价格为每股4.4148元,对此瑞丰光电称,领瑞投资作为财务投资者,自愿接受本次增资价格,因此增资价格较高。

  入股后康佳跻身瑞丰前五大客户

  随后,二股东东莞康佳对瑞丰光电的影响如影频现。2010年,康佳集团首次进入瑞丰光电前五大客户名单。

  2010年,瑞丰光电对康佳集团及其下属企业康佳视讯交易金额为1002.91万元,占其主营业务收入4.16%,其中,中大尺寸LCD背光源LED交易金额893.54万元,占康佳集团采购同类型产品的5.49%;显示应用LED交易金额109.37 万元,占康佳集团采购同类型产品的4.73%。

  瑞丰光电称,预计未来向康佳集团及康佳视讯的年销售收入比例不会超过10%。2010年除康佳集团外,瑞丰光电也实现了向长虹、创维等液晶电视厂商的供货。

  深圳一位家电行业分析师认为,康佳入股瑞丰光电,既有财务投资获得收益的成分,也有战略投资的需要,毕竟彩电市场竞争激烈,而康佳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有限;而瑞丰光电对康佳的销售占4.16%,比例其实也不算很大。

  深康佳A 17日暴涨近8%

  瑞丰光电于5月20日在中国证监会网站披露招股书(申报稿),然而深康佳A却于5月17日暴涨7.9%,当日家电板块也受到各方资金拉抬。上述分析人士认为,不排除有投资者事先知悉瑞丰光电上市,这或为康佳带来远高于主营业务的较大收益。

  在公司治理上,康佳也“重兵把守”。东莞康佳提名的董事柯汉华同时就职于康佳集团投资发展中心;董事叶向阳曾任康佳集团审计及法务中心总监,现任华侨城A监事、审计部总监,控股华侨城A 56.36%的华侨城集团也为康佳最大股东,控股康佳达19%;另外,瑞丰光电财务总监庄继里也由东莞康佳推荐。

  2010年,康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8395万元,同比大幅下滑44.65%,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仅仅为3288万元,下滑72.66%。2011年第一季度,深康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7686万元。康佳解释,销售收入同比下降导致费用率有所上升;另外,上游液晶面板价格相对坚挺,并且大宗原材料(铜、铝、钢材、石油等)价格明显上涨,导致制造成本上升,而产品零售价格持续下滑,致使盈利能力下降。

[责任编辑:莫莫]

网友评论:

已有0条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