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股票 > 上市公司 > 正文

山西证券IPO幕后:经纪业务过大被质疑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2010-11-30 14:31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刘永刚|北京报道

  11月23日,看着山西证券开盘大涨,某券商研究员张涛(化名)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因为在前一天,他曾在给客户的报告中写道:“从业务收入结构上来说,山西证券的业务收入大部分来着于经纪业务,虽然公司的业务收入受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大,但仍看好其前景。”

  在张涛眼中,这家近日在深交所上市的首个券商股,其IPO的过程真可谓一波三折。先是IPO被拒,而后被媒体爆出和某国有银行有瓜葛的传闻,直到9月底证监会获准其A股IPO的发行资格,不同的是,发行股本变了,上市地也变了。

  “从这些经历可以看出,山西证券并不简单。”张涛坦言,山西证券的遭遇不仅反映出上市公司的发展轨迹,还能看出现在两大交易所的竞争已经白热化。

  “二闯”IPO

  11月15日,山西证券登陆深交所中小板,开盘即大涨逾60%,全日股价基本在13元附近换手震荡,收盘价每股13.27元,涨幅达70.13%,换手81.11%。该股也是IPO重启后上市券商股中首日涨幅最大的一只。

  一位山西证券的工作人员透露说,“第一次IPO申请被拒后,公司上下都很紧张,那段日子不太好过。”

  此前,因为“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证监会7月底取消对山西证券IPO申请的审核。直到9月底获准发行,相比第一次的申报材料,山西证券第二次提交的《招股书》中出现了诸多变化,其中包括将上市地点从上海变更至深圳,发行规模也从6亿股降至4亿股。

  对此,山西证券承销商中信证券一位知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当时没有像外界传的那么多,只是需要按照监管层的意思补充一些材料。换到深圳上市,该人士则坦言,“这都是(交易所)市场行为的结果”。

  对于发行规模的变化,该人士称,山西证券并不缺乏资金,减少发行规模除了市场行情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监管层批准的可能性会变大。

  经纪业务过大

  相比对山西证券曲折的上市历程的关注,股民们想知道,这家券商到底怎么样?

  “山西证券的确不是一家排名靠前的券商。”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广慧曾表示,其综合实力只是处于行业中等偏上水平,与国内大型券商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

  据其招股说明书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5.98亿元,仅为2009年全年收益的40%;净利润2.01亿元,更是2009年全年净利润的32%。

  此外,作为最重要的一块收入来源,公司经纪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上半年由82.57%下降至71.11%。公司对此的解释是,上半年受市场影响,股票交易额同比下降6.93%;交易量大幅下降,进而导致经纪业务收入下降。

  在张涛眼中,山西证券高度依赖经纪业务的做法让人担忧。2009 年及2010 年中期公司经纪业务净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8%、65%,远高于同行的比例。

  宏源证券分析师黄立军则认为,山西证券无论资产规模还是盈利规模,均处于行业中下游。2007 年—2010 年,证监会对券商的评级中,山西证券的分类评价结果分别为:B 类BB 级、B 类BBB 级、B 类BBB 级和B 类B 级。

  交易所的争夺

  山西证券第二次重启IPO的上市地点由之前的上交所改为深交所,在股民看来或许意义不大,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变动背后折射出了沪深两大交易所在资源方面的竞争。

  上述中信证券人士称,一个公司在哪个所上市,除去不可抗力的因素之外,其他的都是市场竞争,必须由交易所去主动争取。

  该人士称,他们之前做过一个发行2亿股的IPO项目,本来想上估值高的创业板,但过了预审后,上交所告诉他们规模超过1个亿的项目希望能够在上交所上。

  据上述人士介绍,选择上交所还是深交所,原本约定俗成的界限是1亿股。但去年下半年IPO重启以来,上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公司比较多。导致了这一轮两市相争,上交所更为主动。

  “这些只是一个潜规则,并无明文规定。”该人士称,所以,业内人士认为,山西证券发行4亿股,虽然远超过1亿股的界限,但仍然被深交所拿到,被认为是一个意外。

[责任编辑:莫莫]

网友评论:

已有0条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