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股票 > 市场研究 > 正文

三年“补血”超1300亿 券商鏖战科创板粮草先行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9-04-11 14:10

中国资本市场将迎来新生的科创板,日益开放的A股也将吸引更国际化的资金,而外资券商则将带来业态新貌……这些变化将给中国券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将带来充满想象力的机会。

本报记者李维北京报道

刊首语

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中国资本市场将迎来新生的科创板,日益开放的A股也将吸引更国际化的资金,而外资券商则将带来业态新貌……这些变化将给中国券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将带来充满想象力的机会。《券业观察》将会作为一个专业的报道者,记录这场深刻的券业变革。

券商重沐幸福时光

不出所料,在惨淡的2018年年报披露之后,券商2019年3月月报一片辉煌。2019年对券商而言或是一个特殊的年份,科创板和活跃的市场铺就了盈利的前景,此前股权质押的包袱也随着市场上行而日渐消融。不过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挑战,头部券商凭借着强大的资本实力更上一层楼,而中小券商的生存空间则受到更大挤压,在牛市中如何抓住发展机会,这个命题或许不比熊市生存简单。(巫燕玲)

导读

在A股活跃度不断提高以及科创板行将启幕的背景下,扩容资本规模对券商而言变得越发重要。

4月9日晚,国泰君安(601211.SH,01788.HK)发布新H股配售公告,拟配售1.94亿股新H股,配售代理按基准以每股16.34港元价格进行配售,配售股份占公司当前H股的16.2%,也即占公司总股本的2.23%。

该次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1.22亿港元,国泰君安称,拟将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用于补充公司资本金,增加运营资金,支持公司业务发展。

这仅是近期券商补充资本金的个例之一。在A股活跃度不断提高以及科创板行将启幕的背景下,有一件事对券商而言变得愈发重要,那就是扩容资本规模。

事实上,无论对于资本消耗型的两融、质押融资等业务,还是监管层针对科创板保荐承销业务提出的券商跟投要求,都将对现有的券商资本实力带来新的挑战。

兵马未动时,行业内已有粮草先行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一方面有不少于12家券商近三年来纷纷登陆A股市场合计募资达332.86亿元;另一方面,近三年来14家已上市券商通过再融资(含配套募资)获得资金超千亿元。

此外,另有不少券商也在通过次级债、可转债等方式进行债务融资,而中信证券(600030.SH)收购广州证券为代表的横向并购也在悄然启幕,将进一步提升券商的规模效应。

分析人士认为,部分券商通过融资、整合提升资本实力,无疑将在A股市场活跃度提高以及科创板开板在即的背景下成为重要战备资源,而实现补血的券商也将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三年募资千亿

据Wind最新的券商月度数据(母公司口径)显示,华泰证券(601688.SH)今年3月份分别实现23.58亿元的营业收入和15.76亿元的净利润,在披露3月份数据的56家券商中排名首位。

纵向对比看,华泰证券今年以来的月度数据排名也在逐月提升,其净利润在今年1-3月份在券商中的排名分别为第9位、第5位和第1位;截至3月底的净利润也跻身上述券商的第四位,超过广发、招商两家券商。

有分析人士认为,华泰证券月度业绩的快速增长,一方面与其互联网端的经纪业务创新优势有关,另一方面与其去年7月实现的再融资不无关联。

“华泰本身在移动端的经纪业务开展就相对比较激进和领先,容易在牛市中获得更快的成长。”4月10日,北京一家中型券商非银金融分析师表示,“但这也和华泰证券近一年来刚刚完成再融资补充弹药有关。”

Wind数据显示,华泰证券去年7月28日实施高达10.89亿股的定向增发,募集资金达141.33亿元。

“无论对于扩容渠道、激励团队还是补充资本中介业务的‘弹药’,尤其是在牛市预期下,补充资本实力对券商而言都非常重要。”上述分析师表示,“投资者、交易对手方在牛市预期下都会有更高的风险偏好和资金需求,券商能否在资本充足率合规的情况下保证足够的资金供给,显然是需要面对的问题。”

无独有偶,近三年来多家上市券商纷纷通过再融资补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近三年来(2016年4月10日至2019年4月10日)期间,A股市场共有包括华泰证券、申万宏源(000166.SZ)、东方证券(600958.SH)在内的不少于14家已上市券商股(含券商控股平台)实现了定向增资。

“越来越多的券商有可能会采取增发的形式补血。”该分析师坦言,“一方面股价上来了,有更好的募资效果,另一方面业务也确实需要这方面资金,同时再融资的政策也有松绑预期。”

对于更多未上市券商而言,IPO亦成为其近年来实现扩充资本的途径。记者统计发现,近三年来共有包括中信建投(601066.SH)、中国银河(601881.SH)等12家券商实现IPO,平均每年上市4家;而在2006年至2016年的十年间,仅有14家券商实现IPO,平均每年上市1.4家。

“一方面上市本身可以实现资金募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再融资、可转债等方式实现补血。”北京一家上市券商董办人士4月10日指出,“证券业资产证券化的提速和资本金的扩容是同步的,这也大大提高了这些券商在牛市预期下的资本实力。”

发债备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投行人士处获悉,科创板基本已确定将对券商提出在发行环节的跟投要求,也将成为期待在科创板开展保荐承销业务的券商进一步补充资本能力的理由。

“科创板基本已确定券商跟投的原则,要在询价定价阶段控制承销商的高定价发行问题。”北京一家拟上市券商投行人士坦言,“这会对科创板的保荐券商提出更多的出资要求,投行业务也将进一步资本化,势必让更多券商选择增补资金。”

另据记者了解,除首发、增发代表的权益类融资外,次级债、可转债也有望成为不少券商备战牛市预期的重要工具。

4月8日,财通证券(601108.SH)完成3年期20亿元的次级债的发行,而6天前的4月2日,华融证券发行的25亿元三年期次级债也启动计息,券商次级债的发行提速已不是孤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截至4月8日,2019年内开始起息、期限超过一年的券商次级债已达25只,涉及券商17家,总规模646亿元,同比激增246.75%,占去年全年规模的接近一半。

记者同时发现,部分券商先后多次发行次级债。例如安信证券在1-3月份内每月发行一笔次级债,而银河证券1-3月内发行的次级债更是多达4笔,涉及规模达140亿元。

根据《证券公司次级债管理规定》,1年期以上次级债可以按一定比例计入净资本,这显然也成为不少券商面对A股反弹进行的临时性补血举措。

“A股反弹带来的牛市预期让很多券商加入了补血大军,相比再融资的稀释股本,发次级债成为了更多券商的选择。”上述非银金融分析师坦言,“行情持续的情况下,预计更多券商也会采取这种方式补血。”

可转债也成为一些券商寄予厚望的募资通道。3月13日、29日,华安证券(600909.SH)和安信证券母公司国投资本(600061.SH)分别发布董事会预案称拟发行可转债,不过去年国元证券(000728.SZ)等券商可转债发行审核暂缓表决,也让市场对券商可转债的发行存有一丝顾虑。

“可转债毕竟是发行部负责,具有权益性质,当时一些可转债发行的暂缓不排除有监管层面顾忌市场影响的考虑。”4月10日,北京一家大型券商策略分析师认为,“不过在市场情绪复苏下,券商对可转债的发行应当更加有信心。”

[责任编辑:CX真]

网友评论:

已有0条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