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正文
- 我要评论(1)
两市双双低开 沪指跌1.31%
来源: 上海证券报 2015-07-21 10:12周二早盘,两市双双低开,截止发稿,沪指报3939.90点,跌52.21点,跌幅1.31%,成交48.4亿,深成指报13038.15点,跌164.24点,跌幅1.24%,成交68.9亿,创业板报2802.02点,跌46.28点,跌幅1.62%,成交17.42亿。
板块方面,通用航空、互联网跌幅靠前。
广州万隆:目前盘面依旧处于政策护盘周期中,尤其是昨日监管层对维稳资金退出进行紧急辟谣,并表示“下一阶段,证监会将继续把稳定市场、稳定人心、防范 系统性风险作为工作目标”,更加印证了这一观点。此外,还有两大“巨无霸级”国家队基金等待时机进场,为多头提供后援。
容维投资:证监 会及时否认国家队资金研究退市方案的说法,显示了维稳股指还是管理层当前的首要任务。因此,可以看好股指短期走势,至少不会再出现深跌的情形。目前A股仍 然处于夯实中期底部时期,震荡调整在所难免,故仍需要小心切勿追高,而在调整的过程当中,高抛低吸选择强势品种成为盈利关键。
巨丰投顾:从技术面来看,沪指二次探底于上周五已结束。昨日沪指盘中站上4000点,重新进入牛市区域。随着近期的强势反弹,市场很多个股积累了大量的获利盘,投资者可择机落袋。经过这轮洗礼后,市场将迎来中长期的投资机遇。
大摩投资:操作上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三个方向:第一,关注中小创超跌行业龙头股;其次,关注周期向上的畜牧业、航空以及部分化工周期类个股;第三,关注主题热点的扩散,诸如军工、迪斯尼和即将出台的央企改革及地方国企改革中的低估值二线蓝筹品种。
钱坤投资:后市方面,股指有望继续震荡反弹,投资者可关注铁路基建、军工、互联网、大数据、智能机器等板块的超跌反弹,央企改革、京津冀、迪斯尼等题材股也可持续关注。
天信投资:从技术面上看,沪指冲高回落震荡整理后收出小阳线,逼近20日均线和半年线,昨日盘中多次试探4000点压力位,量能上看连续三天温和放量,盘中虽有获利盘涌出,但资金仍呈现净流入,今日有望再试前期4035点高点,后期30日均线4328点才是市场的大压力,目前要珍惜底部的廉价筹码,回调仍是买入良机。反观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昨日都强势站上20日均线,说明市场的人气主要来自于中小盘成长股,超跌+成长仍是市场反弹的主线。
强势品种走向决定未来行情格局
本轮调整并没有改变支持牛市的资金和新产业这两大根基,去杠杆后的资金更倾向于中长期投资,加上中小成长股股价合理回归,将支撑长期牛市趋势延续。
首先,中小成长股群体整体调整极为充分,为构建新一轮上涨趋势提供良好条件。从换手率上看,自7月以来,中小成长股群体经历了一轮巨量换手,换手率超过 三成的比比皆是,这种换手,可以理解为配资或加杠杆资金或获利筹码退出,理性资金进入。结合长期均线位置,杀跌抛售的级别最高的就是跌穿年线的非理性抛售;其次是止跌于250日均线或120日均线以上的,这也是一轮大牛市的极限调整位置,相对而言,120日均线是常态的强势调整。我们注意 到,像中航光电 、中航动力 、中航电子 、中航动控 、中航重机等(中航工业系),还有华东电脑 、中国卫星 、同方股份 、同方同芯等(军民融合),都出现跌穿年线且恐慌杀跌。年线是不容易被有效击穿的,也得到历史数据佐证,一旦被有效击穿,股价趋势就会大概率转向长期调整 (熊市)。大家都很清楚,上述企业的基本面可圈可点,是我国高端制造或新产业等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一流企业,企业发展正处于黄金时期。换言之,这一次非 理性杀跌给理性投资者带来极为难得的历史性投资机遇。事实上,这批超跌中小成长股正是第一轮反弹的领导者,像中航光电的股价涨幅已超过130%,其他也普 遍超五成。
第一轮超跌反弹之后,能否转向新一轮上涨趋势的建立,取决于领涨群体能否营造良好的赚钱效应。反弹行情的强弱分水岭,就是这一轮跌幅的50%位置,若有效站稳,就意味着转向强势并有机会再创新高。目前,立讯精密 、长盈精密 (苹果产业链)、三聚环保等已率先创新高;更有市场影响力的,则是目前正突破跌幅50%的一批强势品种,包括机器人 、汇川技术 (智能制造)、中航光电(军民融合)、大洋电机 (新能源电驱动)、上海凯宝 、贵州百灵 (医药)等,近期这批强势品种若能够再创新高并稳步前行,那么整体强势赚钱效应就会快速强化。紧跟其后的阵容更为强大,包括中国卫星、振芯科技 、中航动力、万达信息 、东方财富 、大北农 、紫光股份 (北斗、“互联网 +”、大数据)等。当第一梯队强势品种能够再创新高并转入趋势上行,那么,后续跟进者就会层层推进,最终传导到大盘指数。换言之,未来指数运行趋势,是V形逆转或区域平台或反弹遇阻重归跌势,完全取决于这批强势品种的运行格局。
强势群体也得到产业发展的支持,像大数据、智能制造以及军民融合等领域,恰好是下半年新产业突破的聚焦点。
大数据,与“互联网+”、电子商务、智能制造、云计算等等紧密相关。6月中旬起,国家层面开始全面关注大数据产业,也是阿里巴巴 、腾讯、惠普、华为 、联通等IT巨头的关注热点。紫光股份、工大高新 、中科曙光 、拓尔思等正从不同角度切入大数据产业,并购规模、拓展力度频创新高。智能制造,成长拐点已现,上半年继续高速逆势增长。军民融合,央企或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投资品种丰富且富有创新预期。
不仅上述三大领域,所有新产业投资主题依然还是全球股市热 点。近期纳指再创历史新高,Facebook上周市值创史上最短时间突破突破2500亿美元,谷歌也再创新高。现在,打破A股成长主题千亿市值“天花板” 的催化剂也渐行渐近,包括战略新兴板、互联网中概股回归等,中小成长主题将持续引导大盘向纵深发展。(来源:上海证券报)
监管急辟谣背后:A股仍脆弱易惊
从7月9日3373 .54点触底反弹以来,沪指经过8个交易日,截至20日累计反弹了484 .92点,累计涨幅13 .83%。但A股仍然很“敏感”。昨日,一则“监管层考虑维稳资金退出”的报道再度引发股指盘中跳水。证监会紧急辟谣护盘,沪指稳住情绪,收涨0 .88%,逼近4000点。知情人士对南都记者透露,维稳过后,维稳资金不会撤出基金公司。而对于反弹高度,机构多保持谨慎。
退出传闻惊扰大盘
昨日,有媒体报道称,目前监管层正在讨论股市维稳资金的退出方案。消息一出,再度引发投资者恐慌。A股市场大幅波动,早盘高开高走后,快速走低,跌破4000点。
随后,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称,关于证监会正在研究维稳资金退出方案的报道不实。下一阶段,证监会将继续把稳定市场、稳定人心、防范系统性风险作为工作目标,全力做好相关工作。
知情券商人士表示,事实上,对于券商维稳资金如何退出的问题,早在签订协议时就已经确定。21家券商拿出的维稳资金所购买的股票记录在券商自己的名下,未来股票的涨跌由各家券商自己承担。
申万宏源分 析师王胜对南都记者称,证金公司是证券行业救市力量的核心输出部门,中短期即可为二级市场提供2.3万亿的流动性。证券公司自营部门也是一股重要力量,但 受制于风险考量和资金来源限制,其新增资金规模或在2000亿左右。王胜称,从投入二级市场情况看,目前根据报道已知的规模超过6000亿,其中直接投入 二级市场超过4000亿,申购基金公司主动型基金2000亿。
维稳基金充足
除了券商自营盘外,证金公司向基金输送了2000亿维稳资金。5家基金公司目前已有明确的维稳投资策略。据知情人士透露,5家基金分工维稳,包括两融标的股、中证500成分股、中小创方面,各基金都有明确任务分配。华夏新经济和嘉实新机遇这两只规模分别达到400亿元的巨无霸基金,正是“国家队”的专用基金。此外,还有2-3只基金由打新基金转化而来的维稳基金。
不过截至上周五,这两只巨无霸基金的净值仍为面值,这表明800亿元还静候场外,依然粮草充足。业内人士指出,这800亿元的建仓操作会更稳健,一旦开始建仓,其对市场的示范效应将不言而喻,因此值得密切跟踪。
知情人士对南都记者透露,维稳过后,维稳资金不会撤出基金公司,这些基金将进入正常运作,净值及业绩考核进入常态。
机构谨慎看反弹
很多还有“弹药”的机构投资者在积极参与反弹,却又做好了随时撤退的准备,他们盘算着等到“二次探底”之后再真正去“下重注”。
一些基金人士向南都记者反映,目前市场再度开始出现净申购,不过,申购力量主要来自散户,而机构客户近期开始赎回。有了新的“弹药”之后,这些基金也在上周积极地参与了反弹。
华南一位券商分析师称,机构投资者买入的品种多是次新股、超跌股等短期弹性品种,随时做好了撤退的准备。很多人说,从技术图形上来看市场还会有二次探底,等第二次底部出现后再去下重注,到时候会买一些真正长期看好的股票。
对于反弹高度,机构保持谨慎。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称,未来半年属于经济L形,牛市有顶部。他此前的观点是,5000点,风大慢走。
成长股仍被看好
事实上,在这波反弹中,“行业分化”成了机构投资者的一致预期。“二次探底”之后的市场行情将会更持续,但很难再出现今年4、5月份那样的普涨格局。
有机构投资者对南都记者表示,传统周期性行业并不会创新高。不少选择成长股的投资者认为,创业板是本轮牛市的主线,只要市场情绪还在,那么创业板指数又将明显跑赢大盘指数。
金信基金拟任基金经理杨欣表示,由于融资推动指数上行的阶段告一段落,市场单边上行的阶段结束。但另一方面,经过巨幅杀跌,相当部分具有长期成长性的公司估值已经具有较强吸引力。(来源:南方都市报)
两融余额趋稳 下半场须看增量入市
救市政策密集出台后,市场恐慌情绪逐渐平复。过去的一周,急降杠杆的步伐明显放缓,融资融券余额也在降至1.4万亿规模后逐步稳定。
多位市场人士称,无论是资金面和流动性的改善,还是市场信心的平复,较难一味依靠救市政策的效应,市场对救市筹码何时退出的态度仍很谨慎,增量资金入场将成为未来市场走势的关键因素。
资金供需的新平衡
A股的一场急跌和随后一系列的救市政策出台,打破并重建了A股的资金供需格局。其中,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急降杠杆过程,已呈现出接近尾声的放缓趋势。
场外配资方面,无论监管政策还是行业公司业务调整均表示将停止增量业务,场外降杠杆仍在持续推进。而场内两融降杠杆过程则已企稳。Wind数据统计显示,两融余额上周5个交易日均在1.4万亿规模。截至上周五,两融余额为1.43万亿,较前一周减少125.78亿元。
从融资净买入的情况来看,场内杠杆尚未出现明显反弹。数据显示,上周5个交易日内有3天融资盘为净流出情况;在7月15日上证综指出现118点回调时,当天融资盘净流出190亿元。14日与17日,融资盘分别净流入19亿元、69亿元。
有券商的策略分析师强调,虽融资买入在市场成交量的占比有明显提升,但综合其间的偿还情况来看,融资客并未着急加杠杆。从两融余额和融资净买入情况来看,场内杠杆仍处于去杠杆的过程中,且市场对风吹草动仍较为敏感,短期操作的趋势较为明显。
但A股的资金供给,并未一味趋紧。在场外和场内杆杠资金仍受制于去杠杆趋势的同时,A股上周增持继续大幅增长,创年内新高。
证监会7月8日发出通知,要求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和持股5%以上股东、董监高人员半年内不得减持;同时鼓励上述人员积极增持,强调若出现违规减持还将给予 严肃处理。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市场发布了近300条大股东不减持的承诺公告 ,以及超1200条增持公告。仅7月13日至17日当周,高管股东增持次数环比上升了71.67%,公司股东增持次数环比上升43.54%;A股上周净增 持规模超251亿元。
另一方面,资金需求正全面受限。在救市组合拳出台后,IPO目前仍处暂缓阶段,未来半年里上市公司的大小非减持也全面叫停。
“资金供需的新平衡需要重建,而这个平衡可能是一个供需均收缩的紧平衡。”申万宏源策略分析师王胜强调称,短期主导市场风险偏好的主要因素仍是救市后的政策选择。但市场目前仍未明确新龙头板块、救市筹码如何退出仍有较大不确定性,且近600家公司仍在停牌;纯粹博弈性的反弹很难长久,A股市场将面临重建。
中银国际的研报也强调,后续市场能否持续向上将取决于流动性改善的力度与政策面的配合,单纯依靠救市政策所带来的流动性改善不可持续。未来资金面改善的情况,将由增量资金入场所决定。
[责任编辑:曾真真]
【相关链接】关于 沪指 的新闻
- 收评:两市指数分化沪指跌0.35% 题材概念股活跃 (2018-04-25)
- 权重抵抗式护盘 沪指微挫0.11% (2018-04-24)
- 收评:三大股指低开低走沪指跌1.47% 芯片股弱势逞强 (2018-04-20)
- 收评:创指冲高回落沪指涨0.84% 有色板块大涨 (2018-04-19)
- 芯片股大涨引领做多热情 沪指上演V形反转 (2018-04-19)
- 沪指四连阴 短线反弹概率高 (2018-04-18)
- 沪深两市高开低走 沪指盘中失守3100点 (2018-04-17)
- 年末沪指看高至4000点 人工智能最被看好 (2018-04-13)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