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正文
- 我要评论(0)
市场或再度转弱 创业板风险凸显
来源: 中国证券报 2014-06-20 09:18沪深股市昨日大幅调整,沪指下跌1.55%,创业板更是重挫3.18%,计算机、电子和传媒三大板块跌幅均超过3%,月底资金面紧张、新股申购扰动和急涨股调整需要共振,促成了昨日市场的调整。自5月下旬以来的这轮反弹的促成因素在于三点:业绩真空期成长股再度进入无法证伪的温室,货币政策及财政政策释放的积极信号托底市场预期,长短端利率同时下行带来的流动性相对宽松。
不过目前,除了第二点之外,其余两点都开始出现不利于市场的变化。从本周开始的新股IPO正式重启,尽管央行定调下半年发行节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预期,但在存量博弈格局下,打新股对资金的冻结还会对市场造成扰动。5月中旬至今的反弹行情中,TMT板块涨幅最大,多只股票涨幅超过30%,随着中报披露时间窗口的临近,短期将面临调整释放的压力。
6月18日,四只新股率先申购 。同日,交易所回购利率出现大幅飙升,其中隔夜回购利率均值升至7.02%,7天回购利率均值升至6.01%。此外传统季末效应冲击仍在,6月底银行存在存贷比考核压力,加之此前回购利率处于年内低位,因而短端利率在6月底之前会重拾上升态势。
今年纳斯达克指数和创业板的走势高度一致,创业板从5月中旬至今的反弹很大程度上是跟随美股进行的。纳指已经接近今年3月的高点,诸多新经济题材概念在经过爆炒后缺乏足够的催化剂,交易量大幅萎缩,后市美股可能出现回调。相应的,A股的诸多科技类公司仅仅是通过模仿复制国外先进技术,或者是以低成本制造能力分享新技术产业链中的一环,更面临业绩证伪和热点退散的问题。周三FOMC会议美联储继续稳步收紧货币政策,并下调了短期经济增长和失业率预期,同时小幅上调了2014年通胀预期,美联储货币政策紧缩程度加快将进一步加速全球资金回流美国 ,全球无风险利率上升,将不利于新兴市场的高风险资产。
从全市场存量博弈的角度看,此轮反弹从5月21日开始,至今已经历时近1个月,截至6月16日A股总市值已经反弹至27.89万亿。而从2012年至今A股总市值一直在26万亿 -28万亿之间波动,即使是2012年底展开的中等级别反弹最高也仅触及28.5万亿,2013年三季度的反弹更是仅触及28.1 万亿。在没有增量资金入市的情况下,28万亿基本是A股存量博弈的上轨,在没有增量资金改变A股长期弱势震荡的格局之前,从这个角度上看此轮反弹基本已经接近尾声。
此外,房地产市场的下滑开始蔓延到一线城市。国家统计局周三公布数据显示,5月中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中,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35个,持平的城市有20个,上涨的城市有15个。最高涨幅为 0.3%,最低为下降1.4%。回顾此前数据,4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的城市有8个,而3月份仅有4个。如今,短短两个月之间,70个大中城市中,房价环比下跌的城市数量迅速扩大为35个,从前两个月的个位数一跃扩大了7-8倍,房地产市场冷却的速度急剧加快。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5月的房价同比涨幅均有较大幅度缩小,而上海和深圳的房价环比出现下跌,广州房价环比持平。近期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包括取消限购在内的一些针对楼市的刺激措施,但是房地产作为大类资产的预期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很难因一些政策的松绑而改变其中期甚至长期的价格运行轨迹。
而从5月份经济数据来看,固定资产投资的分化非常明显,主要依赖政府引致的基建投资大幅上升来对冲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的大幅下滑。经济稳中有忧,如果房地产价格进入绝对下跌并且持续一段时间,相应地带来房地产销售下滑、土地购置和新开工活动低迷,则将在房地产上下游关联产业链(实体经济)、土地和房地产价格作为融资抵押品的金融信用链(虚拟经济)形成双重的拖累,带来更显著的经济下行压力。
从市场结构看,周四的下跌是由创业板午后率先跳水,收盘也是创业板指跌幅最大。上证综指一直处于下跌通道中,但振幅在逐渐收窄。如果未来三日创业板无法收复失地,则将确立比较明确的下跌形态,创业板股票的风险将大于主板品种。整体来说,这波反弹已经进入尾声的概率较大,当然暴跌之后随时可能有间歇性的反抽,投资者应降低仓位为宜。
[责任编辑:朱燕]
- 数千亿资金入局租赁市场 (2018-05-14)
- 黄金三周来首涨 市场关注中美下一桩大事 (2018-05-14)
- 金融扩大开放带来新风险 监管要与开放度匹配 (2018-05-14)
- 军方将完善军品市场准入制:民企承担军品任务不再难 (2018-05-14)
- 廖英强“自买自吹”遭罚1.29亿幕后: 监管重拳整治市场“黑嘴” (2018-05-14)
- 文化艺术品市场:如何拥抱大众消费时代 (2018-05-11)
- 市场风格转化 超七成量化基金业绩告负 (2018-05-11)
- 该用什么指标计量市场情绪和风格? (2018-05-11)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