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股票 > 市场研究 > 正文

证监会曝光承销多宗罪 海际大和被处三个月禁入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2014-05-26 10:28

2014年年初,中断已久的IPO重启,48只新股先后登陆A股市场,证监会针对打新、老股转让和出台上市首日交易新规等事件都曾引发各方关注。随着相关规则的修订,一些问题也浮出水面,如部分中介机构就动起“歪脑筋”,某些行为游走于灰色地带,更有少数中介直接违规操作。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5月23日(上周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通报了对在6只新股发行承销中,有违规行为的机构和个人所采取的监管措施。其中合资券商海际大和被证监会处以“3个月暂不受理其证券承销业务有关文件”的处罚。

多家中介违规行为曝光

在上周五召开的证监会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邓舸介绍称,今年年初,证监会组织对新股发行承销过程进行了检查,检查发现,在我武生物良信电器炬华科技天保重装慈铭体检天赐材料等6家新股项目发行承销过程中,存在未按事先披露的原则配售股票、向禁止配售的关联方配售、干扰投资者报价、向投资者提供超出招股书范围的发行人信息等违反公平、公正原则的行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经证监会调查,海际大和在我武生物项目承销过程中,其副总经理陈永阳、投资银行一部总经理计静波在询价敏感时间段内私下与投资者联系,该投资者参与报价并获得配售;在配售过程中,向不符合优先配售条件的投资者优先配售,事后倒签协议以满足优先配售条件。

东吴证券在承销良信电器项目过程中,资本市场部的杨庆林、池梁在询价敏感时间段与某个人投资者电话联系,该投资者实际控制的投资产品参与报价并获得配售。

海通证券在承销炬华科技项目过程中,向海通证券董事任职单位的关联公司配售股票,属于向禁止配售的配售对象配售股票的情形;海通证券在承销慈铭体检项目过程中,路演材料中有关发行人的信息超出招股说明书披露内容。

国信证券在承销天赐材料项目过程中,张弢(研究所研究员)、甄艺(销售人员)擅自披露个人对发行定价看法,对投资者报价造成干扰。东北证券在承销天保重装项目过程中,投资价值研究报告及路演材料有关发行人的信息超出招股说明书披露内容。

海际大和2013年营收垫底

有分析人士认为,在证监会通报的违规行为中,海际大和在承销我武生物时的行为无疑是比较出格的。值得注意的是,在之前我武生物网下配售结果公布时就已引发关注。

根据我武生物1月10日公布的网下发行公告,网下发行确定为505万股,共计有19个有效报价投资者均按要求及时足额缴纳了申购款,到账申购资金为15.24亿元,对应申购量为7600万股。

在 我武生物的19家入围申购者中,获配比例相差甚巨,最高获配者获配比例达100%,但东吴证券资管计划有效报价100万股,最终却颗粒无收。更引人关注的 是,一位名为刘海滨的自然人竟然获配我武生物100万股,独占约20%的网下配售,成为了最大的赢家,另一位名为周国娣的自然人也获配10万股。

当 时就有业内人士对上述配售提出质疑:“难道这就是券商使用自主配售权的结果?”海际大和也立刻辩称,根据自身业务开展需要,将网下投资者确定为战略合作投 资者、紧密合作投资者和一般投资者,并强调“配售行为遵循了《初步询价及推介公告》公告的配售原则,符合《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要求,不存在违规行 为。”但随着证监会上周五公布的调查结果,海际大和当初的违规行为也随之曝光。

证监会方面表示,拟对涉及两项违规、情节较为严重、社会关注度较高、市场负面影响较大的海际大和采取“3个月暂不受理其证券承销业务有关文件”、“责令处分有关人员”和“责令公开说明”的监管措施,对海际大和的计静波、陈永阳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

《每 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据海际大和官网显示,该公司是由上海证券与日本大和证券株式会社于2004年合资创建的公司,据海际大和2013年年报显示,公 司注册资本为5亿零1元,上海证券占三分之二,日本大和株式会社占三分之一。2013年,公司净利润为亏损4587.43万元,营收1842.01万元。 据东财网数据显示,海际大和2013年营收金额在110家券商中排名倒数第一。

此外,对于奥赛康事件的最新进展,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仍在处理过程中”。

配售规则“堵漏”

针 对部分中介机构的违规行为,证监会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进程,更加突出事中监管和事后追责。发行人在新股发行过程中,应严格按规定履 行信息披露义务;承销商应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加强内部管理和责任追究,切实保证询价、配售的公平、公正,不搞暗箱操作和利益输送。

今后,证监会将持续强化新股发行的过程监管、行为监管,发现违法违规行为或存在异常情形的,将责令暂停或中止发行,同时强化责任追究,坚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促进市场参与各方守法合规,切实维护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分析人士认为,在新一轮新股发行改革中,有不少措施获多方好评,但部分规则如老股转让、自主配售等在落实环节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对此,监管层正有针对性地出台一些政策、规定,进一步完善新股发行制度。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5月9日,证监会官网发布信息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承销业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中多个条款被修订,进一步规范在中介机构的行为,比如网下投资者报价时应当持有不少于1000万元市值的非限售股份。

针对路演、推介过程中存在的干扰询价公平性等问题,《规范》明确规定,承销商应当聘请律师事务所对发行及承销全程进行即时见证,并对网下投资者资质、路演推介、询价、定价、配售、资金划拨、信息披露等的合规有效性发表明确意见。

承销商的证券分析师的路演推介应当与发行人的路演推介分别进行,推介内容不得超出投资价值研究报告及其他已公开信息的范围,不得对投资者报价、发行价格提出建议或对二级市场交易价格做出预测。承销商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障证券分析师路演推介活动的独立性。

同时,进一步规范主承销在网下配售过程的行为,要求安排不低于本次网下发行股票数量的40%优先向通过公开募集方式设立的证券投资基金和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配售。还要安排一定比例的股票向根据《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办法》设立的企业年金基金和符合《保险(放心保)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的保险资金。当公募社保类、年金保险类有效申购不足安排数量的,主承销商和发行人可以向其他符合条件的网下投资者配售。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随着首轮IPO违规行为的“盖棺定论”,以及一些配套政策的陆续出炉,新股发行重启渐行渐近。不过考虑到证监会已作出今年内再发100家左右新股的表态,重启对市场直接冲击或将减弱,但庞大的拟IPO队伍,仍将考验监管层智慧。

[责任编辑:朱燕]

网友评论:

已有0条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