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股票 > 新股资讯 > 正文

史上最严限炒令差强人意 近半新股上市10日翻倍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4-02-20 08:48

“监管层本来是想通过设置涨幅上限来抑制炒新,结果发现老问题没解决,反而带来了新问题。”北京一位长期关注资本市场的知名学者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春节前他刚刚参加了证监会召开的学者座谈会,据其透露,这个话题成为与会学者们争议的焦点问题之一。

2月19日,登云股份东易日盛岭南园林 三只新股挂牌上市,未出意外,“炒新不败”的神话继续上演。

盘面显示,三只新股当日表现极其一致,均以“顶格”的20%涨幅开盘,开盘后遭遇临停;10点30分恢复交易后,再度上涨触及二次临停限制,遭二次临停,直至收盘前集合竞价的14点57分。最终,它们的全日涨幅“清一色”为44%,即交易所“限炒令”的首日最高价。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上述三只新股登陆深交所,IPO开闸后的首批新股发行告一段落。

尽管新的“限炒令”堪称史上最严,但回顾IPO开闸至今,“炒新”仍是愈演愈烈。截至2月19日,沪深两市先后上市的48只新股中,除了四只沪市主板新股和炬华科技 ,几乎无一例外地都遭遇疯狂热炒,首日均以“限炒令”的极限涨幅报收。众信旅游 更是连续十个涨停。

据前述与会专家透露,尽管多名学者对目前的新股上市首日交易制度争议颇大,但监管层并未明确表态,“只是说新股上市首日的一些限制是技术环节问题,相关规则不是由证监会管理制定的,属交易所管理范畴,若更改交易制度,需要交易所进行”。

“限炒令”难抑炒新引争议

为打击市场的疯狂炒新行为,本轮IPO开闸前,沪深交易所就分别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股上市初期交易监管的通知》与《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首日 盘中临时停牌制度等事项的通知》,对新股上市首日涨跌幅进行限制,并采取两次临停措施,市场将其解读为“史上最严限炒令”。

但其最终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新股上市首日交易数据显示,涨势最突出的是浙江世宝 ,首日收盘较发行价上涨627%,排在二、三位的新亚制程艾迪西 涨幅275%和235%。

对比本轮IPO,“最严限炒令”下,尽管首日最高涨幅被严格限制在44%,但随后却可以通过“分期”涨停弥补,这也让“限炒令”沦为空文。

到2月19日收盘,众信旅游易事特 自上市后就未打开过涨停,两者累计涨幅较发行价已分别达到242.51%和239.73%。

总体来看,较上一轮IPO,此轮炒新热并未有明显降温迹象,近半新股在上市10日内实现翻倍。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对于炒新难降温的现象监管层也十分重视。在年前证监会举办的学者座谈会上,与会的监管高层与专家学者们讨论的话题之一就是新股上市首日的交易制度。

有参加会议的学者透露,大家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以知名经济学家曹凤岐教授为主的学者认为,市场对新股的热情依然非理性高涨,仍然需要设置一定的首日交 易涨跌幅限制,加以控制,否则将引起疯狂炒作;另有学者认为,首日不应该再设置限制。理由是“最严限炒令”已经暴露了它的弱点,它的作用已经被很多游资破 解,甚至“为我所用”,导致新的不公。

在采访中,上海的多位私募人士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了类似看法。某业内知名私募人士指 出,一方面,涨跌幅限制导致新股大面积“涨停”,从而对市场形成了持续的刺激效应,甚至比一日爆炒更吸引资金;另一方面,“最严限炒令”下新股走势更容易 被操纵,“秒停”买入使得操纵新股价格的成本大大降低,其他投资者难买进,中签的投资者或是不套现或是难套现。

抑制炒新尚无有效办法

截至目前,无论是对海天味业 某些机构的违规炒新,还是对未来新股首日的交易制度方向,监管层尚无新的表态。

最近的一次关于炒新的表态是在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表示,沪深交易所对新股上市初期的异常交易行为,一直进行持续、密切的监控,并未发现明显的操纵行为,今后一旦发现涉嫌股价操纵的行为,将严格查处。

而针对新股上市首日的交易规则所引发的争议,监管层并未明确表态,据前述与会专家透露,监管层表示相关规则不是由证监会管理制定的,属于交易所管理范畴,因此,若更改交易制度,需要交易所进行。

不过,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沪深交易所至今还没有改变“最严限炒令”的打算。

目前,市场内对于炒新潮的争论仍然甚嚣尘上。2月19日,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就在其实名认证的中提出“抑制炒新小建议:新股首年交易征收5-10倍印花税,次年之后免税,可行否大家议议。”

还有学者指出,现阶段若想解决炒新问题,一是可以安排新股集中上市,同一交易日更多新股挂牌有利于分散市场资金;二是可以将两个20%适当放大到30%,涨跌幅扩大后,股价被操纵的难度无形中会增加,中签投资者方便卖出可以减少连续涨停。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等学者,以及一些受访的私募人士则建议“IPO应该进一步去行政化”。

北京某大型私募人士告诉记者,IPO开闸前,大家都曾对新股怀有很高预期,不过,后来大家从“推行注册制”、“加速市场化”等政策性声音中预测,如果新股大面积上市,炒新应该会降温,只是没想到,第一批新股在发行阶段就暴露出那么多问题,影响了后续上市。

[责任编辑:汤欣慧]

网友评论:

已有0条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