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正文
- 我要评论(0)
深交所新股上市停牌阈值再变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张云 2014-01-28 09:04一周前刚刚发布《关于我所服务热线有关新股上市首日盘中最高涨幅超过44%等问询的答复》(下称《答复》)的深交所又一次处在了风口浪尖上。
昨日,有部分交易员反映深交所新股上市首日停牌最高涨幅与《答复》中的计算方式有出入,导致8只上市新股的价格停在了44%左右,自己挂单又未能成交。
这是深交所新股停牌阈值的第二次异常现象。早在之前首批8家公司登陆深交所时起,停牌阈值就与《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首日盘中临时停牌制度等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中的相关规定出现了差异。
按照《通知》的规定,新股首日上市的开盘集合竞价有效报价范围为,上涨或下跌都不超过发行价的20%,因此最高开盘价应当为发行价×。盘 中连续竞价阶段,上涨或下跌首次超过开盘价格的10%,则触发第一次盘中临时停牌,停牌时间为一小时。首次上涨或下跌超过开盘价的20%,则触发第二次盘 中临时停牌,本次停牌一直延续到收盘集合竞价。因此最高临时停牌的价格应该为开盘价×,相当于发行价××,最 后的停盘价格应当是相对于发行价上涨44%。
深交所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首日交易机制相关问答》(下称《问答》)中举例称:“例 如,某新股开盘价为10元,那么当其盘中成交价首次上涨达到或超过11元[即10×],或者下跌达到或低于9元[即10×] 时,该只股票将被临时停牌1小时;复牌后,如盘中成交价首次上涨达到或超过12元[即10×],或者下跌达到或低于8元[即 10×]时,该股票将被临时停牌至14:57。”
但首批8家公司最终停牌价格相对于发行价上涨都超过了44%,有的甚至 达到46%。《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通过计算发现,超过44%的原因是,深交所系统在计算第二次临时停牌阈值的时候,将“开盘价20%”的条件,设定为“前 一个交易价格的10%”,上述计算公式变成了相当于发行价×××.
深交所在《答复》中表 示,超过44%属于正常。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首日等无价格涨跌幅的证券,该所《交易规则》规定其连续竞价期间,有效竞价范围为最近成交价的上下 10%,在此价格区间的申报才能进入交易主机参与成交,成交价格也在此价格区间产生。因此停牌价可能在前一笔成交价上下10%的有效竞价范围中被触发,而 有效竞价范围是随成交价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的,所以停牌价不一定精确等于开盘价的10%或20%,造成盘中最高涨幅可能略高于44%。“过去此类现象也时 有发生。”深交所称。
事情到此还没有完,昨日,深交所停牌的阈值又变为44%,换句话说对于阈值的计算公式又恢复到“发行价××”。以N易事特为 例子,发行价18.40元,开盘价最高为18.40×=22.08元,第一次临时停牌阈值为22.08×=24.29元,第 二次临时停牌阈值按照《答复》的精神应为24.29×=26.72元,然而最终的停牌价格却是26.5元=22.08×.
而此时的交易员们因为接到上面的《答复》,已经将自己的交易策略调整为“发行价×××”,阈值的再次改变致 使部分交易员的报价没有落入成交范围。又因为新股的抢手,可交易的时间往往稍纵即逝,没有落入范围内很可能意味着购入成本的提高。
对于阈值的再次变动,一位接近深交所的人士称,有可能是产生了连续报价,“比如上涨44%的档位有报价,而此前44%的档位没有报价,产生了断档,也就是上涨43%的档位再往上就直接是45%的档位,因此停在了45%。”他强调差异并不是计算规则发生变化而导致的。
[责任编辑:汤欣慧]
- 逾六成次新股中报预喜机构调研13家潜力公司 (2018-05-09)
- 白马蓝筹受追捧 机构扎堆次新股 (2018-05-03)
- “独角兽”概念爆发 新股168榜单表现可圈可点 (2018-03-22)
- 收评:创指翻红上演大逆转沪指跌0.01% 次新股回调 (2018-03-15)
- 昆仑健康违规股权处置大限已到 仍未确定新股东 (2018-03-15)
- 新股168连续3个月跑赢主要指数 近六成行业获超额收益 (2018-03-13)
- 本周股市三大猜想及应对策略:次新股持续领跑大市? (2018-03-12)
- 业绩与资金推动次新股回暖 机构集中推荐6只潜力股 (2018-03-06)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