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正文
- 我要评论(0)
8只新股申购开锣 融资融券可曲线打新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4-01-08 08:541月8日至10日,将有8只新股网上申购,掀起IPO重启后的首个高潮。首批新股来袭,投资者纷纷寻觅打新“利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业内了解到,很多投资者采用“回转交易大法”,通过融资融券套现的手法向券商借钱打新股。但也有投资者另辟蹊径,通过债券质押正回购融资参与新股的盛宴。
“回转交易大法”
IPO重启,新股批量发行,吸引了一批满仓持股的个人客户。
“我们这几天接到很多客户的电话,都希望通过融资融券账户融资。”华南一家上市券商两融人士介绍,客户不能直接通过融资融券借钱打新股,需要通过曲线套现的方式操作,业内俗称“回转交易大法”。
其具体做法是“投资者将持有的股票市值转入信用账户,开看多、看空双边仓位,融资买入、融券卖出相同品种和数量。再用现券还券,相当于了结融券的合约,只剩下融资合约。”前述华南券商人士介绍,融券卖出的资金解冻后,就变成可用资金。
投资者采用这种模式的目的是套现资金,因此,券商一般建议客户选择ETF或者是流通盘较大、价格波动小的股票作为交易品种,价差相对较小。
深交所规定信用账户可以直接打新,但上交所则规定只有普通账户可以打新。因此,投资者持有哪个交易所挂牌的股票,会直接影响到套现资金规模。
“假如客户持有100万市值深市股票,股票折算率为70%,则投资者采用回转交易大法操作一次,可套现70万元资金。多次操作,最多可套现140万元。”光大证券一位投资顾问介绍,若客户持有的同等市值的沪市股票,只能套现33万元。
据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了解,投资者对两融套现资金打新的热情很高,但业内人士对这种模式持谨慎态度。
“投资者融券的资金成本年化8.6%,但过去5年网上打新收益率也就百分之十几,投资者能获得的收益估计不会很高。”银河证券一位投资顾问直言,客户的收益比较有限,但券商基本没有风险。
光大证券融资融资部对融券融券套现申购新股的收益进行了测算:假设单只新股需要占用资金5天,合计交易费0.3%和融资利息0.119%,单次申购新股的综合(行情 专区)成本为0.42%。
而2009年至2012年,新股网上平均中签率1.45%,首日平均涨跌幅36%。按照历史平均中签率,新股首日涨幅超过30%,投资者才能实现盈利。
正回购拆借资金
同样是为打新股筹集资金,有些投资者选择通过交易所债券正回购借钱。
“做债券正回购交易,资金成本要低很多,年利息也就3%-4%左右。”李杨在深圳一家金融机构工作,其个人账户有股票、债券两类资产,基本处于满仓状态。不过,他并不担心打新的资金来源。
“我打算通过债券正回购交易来借钱,只要将持有的债券质押入库,换成标准券就可以在交易所融入资金。”李杨介绍,个人投资者参与债券正回购交易,需要先和账户所在的券商营业部签订正回购协议,然后再到柜台办理债券质押入库操作。
债券质押入库后,系统会将投资者名下的债券按照最新的折算率换成标准券。每笔债券质押交易的单位为100手,1手等于1000元标准券。1000张标准券可以融入资金10万元。
“不同评级债券的折算率不同,AA级公司债折算率约为70%左右。这意味着持有市值100万元债券,可以融入资金70万元左右。”李杨称,其账户投资的公司债每年有7%的票息,通过债券质押在交易所借钱,年利息还不到4%。
理论上,投资者可以通过沪深交易所进行正回购借钱,但因为大部分债券托管在沪市,大部分投资者选择在沪市借钱。
“深市正回购交易的起点1000元,上海是10万元。但上海交易所可交易的质押式回购品种比较多,选择比较多。”李杨介绍,深交所回购交易只有1日、2日、3日和7日4个品种,但沪市有9个品种,可以结合新股冻结时间,选择4天、7天期限的回购品种。
在李杨看来,通过债券正回购交易放大投资的杠杆比例,比直接将资金用于打新股的收益更高。
“假设有一笔闲余资金,投资者可以直接参与网上新股,但中签具有很大不确定性,收益未必很高。若是采用先买债券再质押融资打新,如果没有中,支付的利息不高。而投资债券也有现金流收入,整体的收益更高。”李杨表示。
采用债券质押正回购交易借钱打新股并不是一个新鲜的做法。过去五年间,债券基金纷纷采用这种模式参与打新,赚取利差回报。
“债券质押回购是融资的一种方式,回购成本也就4%左右。但关键是个人投资者要找到券商开通质押回购业务。”深圳老十家基金公司债券基金经理认为,2014年新股批量发行,这种模式会有赚钱效应。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业内了解到,投资者要参与债券回购交易需要到证券营业部签订回购协议,只有中投证券、中信建投、安信证券、银河证券等少数券商允许个人投资者参与正回购交易。
“债券价格每天都在变动,折算率也经常发生变化,券商每天都得盯着投资者的账户,一旦出现账户透支,就得提醒客户补充保证金或者是降低杠杆,比较麻烦。”银河证券一位投资顾问介绍,债券正回购业务为券商带来的利益非常有限,所以很多券商不愿意开展该业务。
[责任编辑:汤欣慧]
- 降准半月融资调查:存款流失趋势难改 银行成本仍高 (2018-05-11)
- 降准半月融资调查:存款流失趋势难改 银行成本仍高 (2018-05-11)
- 逾六成次新股中报预喜机构调研13家潜力公司 (2018-05-09)
- 前4月房企境外融资233.2亿美元 同比上涨107% (2018-05-07)
- 香港证监会研究对券商股票融资设限 (2018-05-07)
- 白马蓝筹受追捧 机构扎堆次新股 (2018-05-03)
- 民生银行联席承销发行全国首单公募类双创债务融资工具 (2018-05-03)
- 三方面强化债务融资工具存续期风险管理 (2018-04-28)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