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正文
- 我要评论(1)
新股IPO“大浪淘金” 基金重“质”不重“量”
来源: 中国证券报 2012-11-21 10:54与中小投资者的感受不同,许多基金经理并不反感A股市场进一步扩容,但认为前提是获得上市资格的应为优质企业,且A股能真正意义上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
“要保持股市健康,就需要不断注入‘活水’,并持续剔除‘腐肉’。更多优质企业可以上市,对A股市场的长远发展利大于弊,投资者将因此能够更充分地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但令人担忧的是,近两年在IPO大幅扩容的同时,上市公司却良莠不齐,严重打击了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因此,严把上市公司质量关,是新股IPO改革的重中之重。”上海某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表示。
寻找“优质新股”
当“自下而上”的选股渐渐成为基金投资的主要策略后,基金经理们对于新股IPO扩容的态度变得更加积极起来。
上海某基金经理指出,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传统行业的投资优势逐渐消失,更多机会将集中在政策着力扶持的新兴产业上,但目前的A股市场中,传统行业的上市公司占据过高比重,这显然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不匹配,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也在下降。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更多符合中国经济转型方向的优质企业注入到市场,为投资者提供越来越多可预见的投资机会,才能激活A股市常
“新股IPO扩容,其实是为A股市场提供了与中国经济一起‘脱胎换骨’的机会。事实上,从近两年A股市场的走势可以发现,虽然以传统行业为主的周期股呈持续下跌态势,但部分与中国经济转型方向契合、成长性较好的新兴产业个股表现抢眼,甚至不断创出新高。这已经清晰地表明,并不是A股市场不具备投资机会,而是优质的投资品种太少,不足以支撑整个A股市常”该基金经理说。
这种良好预期的前提是新股IPO能源源不断地为资本市场提供优质上市公司,但现状显然有待改善。被寄予厚望的创业板、中小板新 股频频爆发业绩丑闻,“黑天鹅”事件不断突袭,都令新股IPO扩容备受诟玻某负责新兴产业的基金研究员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许多新上市的中小企业目的十 分复杂,单纯地谋求公司主业做大做强者并不多,这给他们调研带来很大障碍,也令他们对新股质量有更严格的要求。基金投资注重企业未来几年的发展前景,对企 业经营的稳定性和成长性有很高要求,希望排队上市的中小企业中能涌现更多真正意义上的“成长股”。
据了解,由于新股IPO扩容迅速,基 金在A股市场的地位不断下滑,许多基金公司投研部门对中小盘股的投资风险控制力度有所加大,对选入股票池的“成长股”有更严格要求。从今年股票型基金的业 绩表现来看,由于选股能力的差异,股基业绩也出现巨大分化,排名榜首尾业绩相差竟达36个百分点。
实现“优胜劣汰”
在期望新股IPO能真正意义上为A股注入“活水”的同时,基金经理也期望A股的“退出机制”更严格执行,从而令A股市场形成有效的“优胜劣汰”。
某基金公司投资总监指出,孤立地看待新股IPO扩容,很容易形成融资压力过大的负面情绪,但如果将新股IPO置身于整个股市发展的角度分析,就需要将绩 差股的退市机制也包括进来。如果退市机制得到有效执行,A股形成了进退有序的制度,投资者对于新股IPO扩容的担忧就会大幅度减轻。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应当 与绩差股的退市机制结合起来,从单纯地“堵”变为有序的“疏”,将有效地改变当前投资者对新股IPO的负面印象,并有望提升新股IPO注入“活水”的效 果。
一位基金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从海外市场的发展经历来看,股市的上市公司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变化息息相关,每一次经济转型或升级都会 引发股市主体的剧烈变化,并且涌现出许多新的从小变大的知名企业,这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从这个角度来说,A股市场的“优胜劣汰”势在必行,也只有真正意义 上的“优胜劣汰”,才能逐渐凝聚人气,提高投资者的投资信心。
[责任编辑:往事如枫]
- 公募基金突破5000只大关:基金总规模降至12.37万亿 (2018-05-02)
- 年内百余基金清盘多为银行委外 仍有570只迷你在售 (2018-05-02)
- 100万亿资管大洗牌 银行基金券商私募信托保险全覆盖 (2018-05-02)
- 国内首只MSCI指数型基金已发车 首日上市成交9000万 (2018-04-28)
- 一季度基金持仓渐清晰 多只创业板权重股被明显加仓 (2018-04-28)
- 债市持续走低 保本基金将迎转型潮 (2018-04-27)
- 中期业绩预增 47股被基金抢先布局 (2018-04-27)
- 工信部推动集成电路核心技术突破 大基金二期募资已启动 (2018-04-26)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