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股票 > 新股资讯 > 正文

IPO排队融资压力有限 “堰塞湖”宜疏不宜堵

来源: 中国证券报  2012-11-21 10:54

化解之计在疏不在堵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市场化手段,停发新股并不能治本。否则年报过后又有一批企业来申报,到时排队企业数恐怕会突破1000家。”一位券商投行部门负责人表示。

业界观点与监管层不谋而合。证监会相关人士曾表示,虽然发审委工作会议暂停,但相关拟上市企业材料受理及初审都在正常进行。

9日在宁波举行的保荐业务座谈会上,证监会相关负责人听取了24家券商代表的发言。虽然在听取意见之后管理层并没有表态,但显然“发不发”已经不是问题,“怎么发”才是管理层调研的关键。业内人士认为,完全放开暂无可能,因此“堰塞湖”顷刻泄洪不可能出现。

有观点认为,未来新股发行采取备案制,将发审权力下移到沪深交易所。对此,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发审权力下放到哪并不重要,关键是要不要审,目前的市场环境还没有成熟到可以不要审核的地步。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取消审核并不现实,因为相关配套制度还不健全。国外可以采取注册制是因为其法律及配套制度完善,IPO之后出了问题有法律依据进行查 处。对国内市场而言,在法律制度不够完备的情况下,犯罪成本很低,有人或许会铤而走险,这无疑将影响行业发展,进而影响投资者利益。

实 际上,停发新股并不能救市。几位券商投行部门负责人都认为,市场涨跌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对二级市场影响最大的还是资金面以及宏观经济因素。资金面充裕,则 上涨动力大,与一级市场的发行没有太直接关系。最近几年,新股发行数量最多的一年约有400家企业上市,筹资额度达4000-5000亿元,那时候股市还 在上涨;今年新股发行很少,只有百余家企业,筹资总量约900亿元,但股市仍在下跌。

“堰塞湖”泄洪压力有限

证监会公布的信息显示,截至11月15日,有6家企业加入到IPO储备企业行列中。其中,上交所新增3家企业,深交所新增2家企业,创业板新增1家企业。至此,IPO申报企业共计798家。其中,拟登陆沪市的有152家,拟登陆深市主板与中小板的有335家,创业板有311家,扣除23家中止审查企业,等待审核过会的企业共计775家。

虽然这个数字比较庞大,但发行压力或许没有看起来那么大。业内人士认为,最终真正发行上市的企业不会有这么多。对排队的700多家企业也需要仔细分析。 上海某大券商的投行总经理表示,虽然排队企业数量众多,但客观分析下有些企业可以剔除。“今年宏观经济形势不好,企业微观盈利也受到影响。特别是部分中小 企业如果业绩出现下滑,可能不符合上市发行条件,年后需要撤销再重新补年报,要看到时是否还能满足上市条件。这样的企业占有一定比例。”

还有些企业“在会”已经很长时间了,但所属行业一直没有放行,如房地产、信托 、城商行等。有的城商行,如杭州银行等已经申报5、6年了。实际上,在宁波银行南京银行之后就再没有城商行上市发行。这类企业还存在股东数量超过200人等问题,暂时不会有新进展。这样又可以剔除一些企业。此外,排队申报的企业绝大部分都是中小型企业,只有少量大型企业,筹资额度不会太大。

“新股发行排队积压的情况并不是首次出现。”有保荐人称,2008年也曾出现过发行排队的情况,积压家数也很多,但由于当时在审数字没有公布,所以市场 感受不明显。当前新股发行节奏放缓的原因和以前不完全相同,但市场比较低迷应当是重要因素。从历史经验看,发行排队情况在市场走强时能很快得到消化。例 如,2009年市场上涨期间,一周发行6-8家新股很快消化了积压的企业。他预计,如果市场有所好转,新股发行节奏会恢复,预计明年发行压力应该不太大。

数据显示,眼下排队等待在沪深交易所发行上市的公司总数已近800家。随着排队企业数量增多,市场对融资“堰塞湖”忧虑加剧。

业内人士表示,投资者不必过分担忧IPO排队,实际融资压力不会太大。解决企业扎堆上市的问题,应借助市场化手段,更多采用“疏导”的办法,停发新股非治本之策。

多策并举完善新股发行

恢复正常新股发行节奏或许是解决发行“堰塞湖”问题的关键一环。

有券商表示,今后新股发行可以采取总量控制的办法。规模上淡化家数,如可以一次发行5家,总筹资额度10亿元。每周、每月的上市企业数量虽然不同,但这段时间筹资规模基本确定,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微观供求失衡。

还有券商建议,新股发行改革,总体还是要降低发行价格,给二级市场留出空间。有保荐人表示,未来如果新股市盈率为15倍,很多发行人、企业的实际控制人 觉得不“经济”,发行问题自然就解决了。国外有些企业不急于上市,而国内企业普遍有上市冲动。“特别是在新股发行频率降低,偶尔有一两家IPO的情况下, 新股市盈率更容易居高不下。”

投行人士认为,目前对新股发行市盈率不超过行业平均水平25%的要求是阶段性举措,其出发点是希望市场更为理性。监管层也希望国内发行价与国际逐步接轨,但新股发行问题用市场化手段逐步解决会较好。

也有业内人士提出,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为企业融资提供服务,设立预备板解决千军万马要过独木桥的现状,这与建立覆盖全国的新三板市场以及区域股权交易市场,给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以不同融资机会的思路相呼应。

[责任编辑:往事如枫]

网友评论:

已有0条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