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正文
- 我要评论(1)
758家企业排队上市 农业文化产业潜力大(2)
来源: 上海证券报 作者: 赵晓琳 2012-10-23 10:27819个IPO在审项目压顶:47家终止审核
“现在就是等,只能等。预审员说没新问题和事情,就不用老是往会里跑。现在只能一边等,一边顺带再去找找有没有什么新项目。”10月17日,北京某知名投行董事总经理说,这两个多月来他已经习惯了。
等待。还是等待。今年7月31日以来,证监会IPO审核出现了长达2个多月的空窗期。而在证监会9月24日重启审批后,仅4家公司上会,且过会率仅为25%。业内人士多解读为,这主要是因为发审委有意收紧企业过会尺度。
据证监会网站披露,截至10月12日,共有819家公司IPO在审,其中47家已被终止审核。
而一度作为投行IPO项目核心的保代身价也急剧降低。先是注册资格从证监会下放到证券业协会,再加上不少券商纷纷开始取消保代津贴。长达数年的以保代为核心的投行文化,正面临着瓦解和重建。
五成项目停在反馈意见阶段,忙补财报
“项目排队一动不动,感觉一夜回到了2009年IPO重启前。”深圳某投行执行董事感慨,“现在这个时间点像极了2008年9月到2009年7月的阶段,IPO审核几乎停止。能怎么做?只能耐心,再耐心。”
据证监会网站披露,截至10月12日,共有819家公司IPO在审:其中,420家在反馈意见阶段、171家在初审阶段、65家已预披露、91家通过审核未发行、23家中止审核、47家终止审核。
项目堆积压力不言而喻。“这些项目都是前期积攒的项目。行情好时,大家拼命储备项目,现在几百个项目怎么发是个大问题。”
从地域分布看, 广东在审IPO项目数量最多,有141个。其次是江苏108个, 北京106个,这三大区域在审IPO数量占了在审项目数量的43%。
而创业板项目的审核速度快于中小板和主板。据某保代人士透露,其6月报的创业板项目,9月初就反馈了。但同样公司报的中小板项目,5月报的,现在还没反馈。
“现在什么板都没用,一样卡。”前述招商投行人士说。
从审核进展看,大量的IPO在审项目停留在反馈意见阶段,占比为51%。据了解,在正常情况下,证监会预审员只须对IPO项目做一次书面反馈,以及一两次口头反馈,但现在反馈次数远远增加。
“最近有一个项目,来回反馈了9次,加上过会后发行前,还要做一些补充反馈。这有点像回到了2008年。2008年,曾经出现过,一个项目要进行十几次的反馈。”前述深圳执行董事说。
有投行人士指出,大量项目停滞在反馈意见阶段,与项目质量问题有关。“其中很多公司,业绩都出现一定幅度下滑,因此都在会里硬撑着。”招商证券某投行人士透露。
拟创业板上市的广东道氏技术公司(主营陶瓷原材料),这几天上下很兴奋。该公司称,成功开发“中国人自己的陶瓷墨水”并投放市场。广东道氏由招商证券保荐,目前显示为“反馈意见阶段”。
广东道氏处于佛山陶瓷产业圈,之前因为佛山的广东奔朗新材料(主营陶瓷切割工具)中止上市,外界对与房地产关联性很大的陶瓷行业公司上市心存疑惑,广东道氏董事长荣继华对记者说,今年公司收入增长有20%-30%,明年冲击创业板上市“有底气”。
47家终止审核,50%中止审核没戏
对公司和投行而言,最痛苦的是中止审核,最最痛苦的是终止审核。
目前,有23家公司IPO中止审核,47家终止审核。根据相关规定,在审公司须在30天内对证监会提出的问题做出反馈,无法按期反馈的,可申请延期一次,仍无法回复,只能中止审核。
“中止审核公司,大概有50%最终是终止审核的,也就是彻底没戏。”前述深圳投行执行董事介绍,“比如今年半年业绩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较多,肯定会里会 继续等待,让公司补三季报或者今年的年报,然后看看今年的业绩与去年的比较情况。很多公司业绩下滑太厉害,保代会建议主动撤回。”
“现在都很慢,由于今年经济环境较差,对于那些业绩影响不大,仍保持增长的公司,审核会快些。”招商证券投行人士说,“业绩为王”。
同样,业绩是在审公司最大的杀手,是中止审核的最大原因。“2012年形势不好,很多公司前面几年的数据弄得很好看,没法持续,延长在审时间,一方面增 加了中介和公司的融资成本和工作量,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公司造假成本,倒也不是件坏事。”普华永道一名资深审计师人士评价。
不同阶段的公司,补充财务数据的要求不一样。对于没有过会的项目,只需要每半年更新一次。
比如,某公司上次招股书财务数据是截至2012年3月31日,则该数据有效期只能延伸6个月。到9月31日,往往需要补充披露2012年半年报,或者三季报。
据统计,今年7月份,共有21家公司通过了发审委审核,而这些公司披露的最近一期会计数据是2011年年度数据。而7月18日以来,两市共有21家过会公司发布“申报稿-补充预披露”。
而到了待发行阶段,数据补充则变成了每季度更新。目前通过审核待发行的91家公司,每个季度后都会补充披露,这样可以让证监会时刻了解公司今年经营情况,对早日获取批文有好处。
国信广发招商储备占三甲平安掉队
项目堆积,不仅增加了保代的工作量,也让弱市中券商的承销费迟迟不能落袋。目前近200个项目已经预披露,审核步伐迟缓,不过券商的储备项目数量依然成为未来的可期利润。
据理财周报记者统计,截至10月12日共有819家公司IPO在审,项目最多的要数国信证券,多达68个项目。其次是广发证券和招商证券,各有50个IPO在审项目。
今年来,券商承销的IPO项目格局发生了一些变化,国信证券首发22个项目居首,中信证券赶超已承销了15个项目,而平安证券则从去年的榜首之位跌至第三,有14个项目。
这三家券商的分别赚得8.63亿、7.28亿和4.34亿元的承销及保荐收入。
不过从IPO发行规模和募集金额来看,中信证券依然延续了以往的大手笔大项目做法,15个项目共募集170亿元,超过国信证券22个项目募集的168个亿,平均每个项目募资11.3亿元。
而就在审IPO而言,中信证券有29个项目,包括中海信托、徽商银行、富力地产等公司。
国信证券则是延续了一贯的中小项目优势,在审的68个项目分布于各行业,最为集中的是4家服装企业,包括广东小猪班纳服饰、深圳歌力思服饰、浙江健盛集团、深圳汇洁集团。目前,小猪班纳和歌力思还在初审中,另两家处在“落实反馈意见中”。
虽然在审项目最多,可国信被终止审查的项目也多达4家,包头市神润高新、珠海安联锐视、深圳明微电子、闻泰通讯皆为被终止审查。
“暂时不考虑上市了,”去年底明微电子董秘夏雪芬就曾告诉记者,“业绩没预计那么好,加上市场不乐观,公司主动撤回了上市申请。”今年未再启动。
至于那些二次上会的项目,也照样得排队,“还早着呢,”初审中的千禧之星董秘表示。去年11月14日,由国信证券保荐的千禧之星IPO闯关失败,证监会质疑其公司加盟店的内部控制制度在报告期内是否得以有效执行。
“那是冤枉我们,实际上并没有问题,”时至今日千禧之星的董秘仍有些激动,“招股书并没有什么变化,只是时间节点上增加了财务报告。”
拥有50个项目在审的广发证券,近几年一直很平稳,总裁林治海称,一家总是讲大年小年的投行是不成熟的。“带好团队,业绩一定会好”。
在审项目数量同样排在第二的招商证券,今年来的首发项目只有6个,差点被挤出前十,幸好储备项目多还有发力的机会,不过审核节奏缓慢不得不让人发愁。
而去年居于榜首的平安证券由于人事变动还没缓过劲来,仅有23个储备项目,比不上华林证券有27个。在这个项目源日渐紧张的投行市场中,平安有些掉队了。
保代分化:相晖4项目在审,1069保代无项目
项目堆积,2226名保代身价也发生巨大分化,进入“项目为王”时代。由保代主导、IPO为核心的投行模式正面临着巨大的裂变。
据理财周报统计,目前1157名保代保荐了773家在审项目(剔除47终止审核项目),而证监会登记的保代人数为2226人。也就是说,1069个保代手上没有任何一个IPO项目。
也就是说,保代的整体利用率只有52%,大量保代没有项目可做,这还不包括大量待注册的准保代。
两极分化,其中手持三个项目的保代有35人,华林证券、招商证券、广发证券各有5名保代人手项目3个。手持项目最多的保代是中信建投相晖,手持4个项目。相晖为中信建投投行部执行总经理,手上四个项目两个在反馈意见阶段,一个在初审中,一个中止审核。
“我现在手上有三个项目。一个过会的项目,已经补充了中报,业绩还好问题不大。如果节奏正常的话,年底应该可以发出来,还有一个已经预披露,估计年底可过会。”平安证券执行总经理韩长风也不愁没项目。
证监会放宽保代签字项目限制,加上保代注册资格下放至证券业协会,中信、华泰联合、广发等券商已经开始取消固定津贴,保代身价并非单纯下降,而是不再吃“大锅饭”。
保代工资一般由四部分组成,基本工资、保代津贴、项目奖金、签字费,各家比例不一样。行业内的保代津贴一般为3万-5万元。
目前取消津贴的中信、广发、华泰联合均属于津贴较低的券商,取消对保代收入影响不大。而更多的券商选择观望,尤其是中小券商。
“中小券商保代津贴占比比较大,一旦取消,因他们又没项目奖金和签字费,这些人肯定要流失。这些公司目前还不敢动刀。”前述招商投行人士说。(理财周报)
[责任编辑:往事如枫]
- 文化产业分类:六年之变透露出哪些信息 (2018-05-02)
- 机票退改费价格离谱 15家涉事企业被约谈无人到场 (2018-05-02)
- 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放缓 上下游行业仍高度分化 (2018-04-28)
- 人民日报:抓住信息化发展机遇 搭建完整产业体系 (2018-04-27)
- 让小微企业把政策利好“吃到嘴” 尚需完善金融产品体系和保障体系 (2018-04-27)
- 税收优惠激励科技创新 一季度高新技术企业减税904亿 (2018-04-27)
- 党报:美国经济寅吃卯粮 从个人到企业举债度日成风 (2018-04-26)
- 中国邀外资共造世界级芯片产业 美媒:令人意外 (2018-04-26)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