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正文
- 我要评论(0)
天壕节能今日发行申购指南(3)
来源: 扬子晚报 2012-06-18 09:29打新挺悲催 中签如中刀
IPO 新政后打新收益率骤降, 新股首日频频破发,中签投资者普遍浮亏
据统计,IPO新政后上市21只新股,其中12只个股上市首日破发,破发比例达57.14%;而IPO新政实施前上市新股78只,其中16只新股上市首 日破发,破发比例仅为20%。新股上市首日大面积破发,令新股首日涨幅收窄。IPO新政后上市的21只新股首日平均涨幅6.86%;而IPO新政前上市的 78只新股首日平均上涨24.59%。而新股首日涨幅收窄,导致打新收益率骤降,中签投资者普遍浮亏。
IPO新政后上市的21只新股网上申购收益率为0.0631%,平均每只新股的网上申购收益率为0.00301%。而今年在IPO新政之前上市的78只新股,平均每只新股的网上申购收益率为0.2245%,为IPO新政后的74.59倍。
收益率缩水有多重原因
客观地说,这21只新股网上申购收益率的缩水有多重原因。首先,近期二级市场表现低迷,间接拖累了新股上市后的表现。其次,由于机构网下配售比例提高,相应减少了网上发行的数量,从而明显降低了网上发行的中签率。
从目前已上市的21只新股看,有19只个股网下配售比例达到了30%,有1只达到40%,1只达到50%,而此前的网下配售比例统一为20%。这也意味着,这21只新股全部满足了网下向网上回拨机制,其中绝大部分新股网下中签率超过网上中签率4倍。
IPO游戏规则修改显著提升了机构的打新热情。统计显示,IPO新政后上市的21只个股,平均每家公司都有49家机构参与网下配售,其中凯利泰参与网下配售机构达184家;而今年此前的78只新股,参与网下申购的机构数量平均仅有11家。而且,今年前4个月基金仅动用资金202亿元参与新股网下申购,但5月份一个月参与申购的资金量就达到了505亿元,超过前4个月金额总和。
尽管近期新股上市首日表现不理想,但机构打新收益率仍较为可观。统计显示,如果某家机构全部参与目前已上市的21只IPO新政新股的网下申购,并且以上市首日收盘价卖出,累计可获得6.86%的收益率。
相比之下,普通投资者网上申购收益就没有那么乐观。统计显示,在网上配售中签率下降、新股首日涨幅收窄的情况下,这21只新股网上申购收益率合计仅有0.063%,而21只新股网下申购收益率合计达0.1213%。
新政后新股首日频破发
5月25日,IPO新政后首批新股上市。截至上周五,IPO新政后上市的新股达21只。然而,新规后上市新股首日破发大面积发生,从首批3只新股上市1 只破发,演变成5只新股上市4只破发。截至上周五,IPO新政后上市的21只个股中,12只个股上市首日即惨遭破发,破发率高达57.14%。与之形成鲜 明对比的是,IPO新政实施前上市新股78只,其中16只新股上市首日破发,破发比例仅为20%。
上周二堪称IPO新政后最猛烈的“破发潮”,当天百隆东方、龙洲股份、宏大爆破、猛狮股份和华东重机等5只新股上市,除宏大爆破外,其余4只新股悉数破发,其中百隆东方和华东重机首日破发幅度分别达9.34%和9.11%。除了宏大爆破,其余4只新股中签投资者不得不接受被套的厄运。
而从发行市盈率看,21只新股平均市盈率低于30倍,市盈率最低的百隆东方仅为12.5倍,相比5月初至5月24日上市的新股首日平均市盈率的48.57倍,市盈率实际已大幅降低。在这种情况下,依然出现如此惨烈的“群体破发”现象,值得深思。
分析人士指出,从表面上看,IPO新政解除了网下中签机构3个月的锁定期,对机构而言是一个好消息;但正因为如此,使得新股上市首日筹码供给大幅增加,导致股价的不确定性大幅增加。
涨幅收窄机构多抛售离场
一方面,新股上市首日涨幅呈明显下降趋势;另一方面,机构无论盈亏选择了抛售离场。
据统计,IPO新政实施以来,21只个股上市首日,无论涨跌均遭机构狂抛,抛售金额高达11.78亿元。5月25日,新政后首批上市新股浙江美大上涨16.88%,该股龙虎榜数据显示,机构专用席位占据了首日卖出前五席,累计卖出金额将近1.1亿元。顺威股份作为IPO新规后首只破发新股,机构不顾亏损照“割”不误。该股龙虎榜显示,机构占据卖出前四席,其中前两席卖出金额分别为1909.89万元和1530.07万元。
不过,首日破发新股换手率普遍不高。在首日破发的12只新股中,首日换手率最高的为德威新材,为51.1%;而首日换手率最低包括百隆东方、华东重机,均低于25%。12只首日破发新股首日的平均换手率为35.7%,这表明超过三分之一的中签者被迫“割肉”,近7成被套投资者选择了“硬扛”。
“硬扛”结果如何还难见分晓,虽然部分个股首日勉强保发,但第二天或依然难逃破发命运。目前IPO新政后的新股破发数量已达15只,破发比例高达71.4%。目前仅有凯利泰、宏大爆破、黄海机械、珠江钢琴、华茂物流、浙江美大6只新股至今“金身”未破。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新股破发潮的集中出现,新股的发行价格将日趋回归正常化,机构尤其是基金在参与询价和配售时也会更加慎重。(深圳商报)
[责任编辑:往事如枫]
- 中行在台发行30亿元“宝岛债” 时隔3年再回归市场 (2018-04-24)
- 红楼梦(三)特种邮票4月22日发行 (2018-04-19)
- 财政部:一季度发行地方债2195亿元 (2018-04-16)
- 地方政府棚改专项债试点办法出台:发行期限原则上不超过15年 (2018-04-04)
- 基金发行再现火爆 一季度新基金首募3000亿份 (2018-04-03)
- MSCI基金发行提速 增量资金瞄准蓝筹行情 (2018-03-16)
- 国有大行同业存单发行额激增22倍 渐成资金融入方 (2018-03-15)
- 同业存单近期突然放量发行 大行从给钱的变成要钱的 (2018-03-15)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