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股票 > 上市公司 > 正文

常振明执掌中信 整体上市推进在望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12-30 13:35

  谭璐

  12月29日,中信集团方面确认,原中信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常振明出任中信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免去孔丹的中信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职务。同时,原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国立担任中信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同日,在中信集团的网页上,相关高层管理人员的信息已全部更新。

  现年54岁的常振明服务中信集团多年,多次临危受命故有“救火队长”之称。他曾挽救濒于破产的中信嘉华银行,解决中信泰富的外汇巨亏危机,并在2009年4月开始出任中信泰富主席。

  孔丹在今年年中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中信集团的优势之一,是保持了领导层相当程度上的连续性,形成相对统一的文化。

  孔丹在今年初曾提出中信集团整体上市的构想,而常振明此前也透露过对于中信集团未来发展的一些思考:比如,如何在整体上市的基础上进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然后再分别上市,以及如何对上述模式进行管控等。

  “救火队长”

  常振明1983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后获美国纽约保险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从毕业后到2004年,常振明一直效命中信集团,历任中信实业银行副行长、中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中信集团常务董事兼副总经理、中信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总裁、中信嘉华银行有限公司行政总裁和中信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2004年9月,常振明调任建设银行行长,当时正值建行股改进入关键时期。随后两年内,建行完成了重组、股改和上市三级跳,常振明可谓功不可没。2006年7月,常振明从建设银行行长的位子上退下,同时履新中信集团总经理。

  当时有分析认为,常振明回归中信集团之际,恰逢中信集团金融改革大力推进之时,常振明再次成为“推手”。同在2006年,在前任董事长王军退休后,孔丹成为中信集团第四任董事长,他与常振明搭档的几年间,中信集团的整体财务状况大大提升。

  今年5月,孔丹在香港出席中信银行国际的活动时对本报记者表示,中信集团最在意的是如何协调旗下所有业务的协同优势。在2009年全球环境下,虽然资源类业务受到些影响,但其他金融业务的发展都很好。

  中信集团年报数据显示,2009年总资产达21538亿元,净资产达1350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091亿元。利润总额为354亿元,净利润近190亿元,同比均有30%以上的增长。

  在资本市场仍记忆犹新的中信泰富危机中,常振明又一次扮演救火队长。2008年中信泰富因外汇合约导致当年的税后股东应占净亏损为126.62亿港元,而常振明入主后经过大刀阔斧的重组,主力发展特钢、铁矿和内地房地产等三大产业,至2009年中信泰富已扭亏为盈,净赚59.5亿港元。

  “新搭档”

  1947年出生的孔丹则功成身退。他2000年从光大集团调任中信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 2006年起任中信集团董事长,在中信集团工作了整整10年。

  目前中信集团共有九家上市公司,其中A股市场四家,H股市场五家。孔丹曾指出,希望把集团整体上市作为一个契机,把加强协同效应、风险管控、战略管理及相应的资源配置作为推动集团经营方式转变的抓手。

  而常振明也曾指出,未来有些课题需要研究,比如,如何在整体上市基础上进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然后再分别上市,以及如何对上述模式进行管控。

  常振明的新搭档是来自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田国立。

  这位外来者于1960年12月出生,毕业于湖北财经学院基建系基建财务与信用专业,大学本科学历。田国立于1992年出任建设银行北京分行副行长,1994年任建行总行营业部总经理,1997年升任行长助理。

  1999年,田国立出任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副总裁兼宏源证券董事长,2004年升任信达资产总裁。今年7月,信达资产完成股份制改造,由财政部采取独家发起的方式,将原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整体改制而成。公司注册资本251亿元人民币,财政部持有100%的股份。田国立出该公司董事长。

  信达资产是内地处理不良资产的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中,率先完成处置任务,并尝试商业化转型的公司。中信集团对于田国立的评价是,“熟悉银行、投资和金融资产处置等业务,处理复杂问题和经营管理的能力比较强。”

  (本报记者史进峰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莫莫]

网友评论:

已有0条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