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正文
- 我要评论(0)
比吕梁更狠的庄家:康达尔强盗股东8年偷走数亿
来源: 理财周报 2010-12-20 12:03理财周报记者 丁青云
这是一家充满故事的公司。这是一家充满内幕的公司。这是一家让人无法看清的公司。
9年前,这家名叫康达尔的公司是因为“庄家吕梁”;2002年之后,是因为一个被罗爱华控制的叫华超的大股东。理财周报记者经过长达一周的调查,得出的结论是罗爱华比吕梁更狠。
为什么康达尔重组前庞大的资产消失得无影无踪了——特别是对主营业务关系重大的养殖类资产,前湾电厂项目资产,以及运输公司资产。
为什么见资产就卖而来的巨额资金在财务表里影子都见不到。
为什么这家重组了8年的公司始终在微利和微亏中徘徊,就连几乎没有土地成本的房地产业务也赚不到钱。
为什么华超入主前,这家公司还有养殖、地产、公交运输、自来水等业务,现在却没一项可称得出是主营业务。
理财周报记者在赴往深圳实地调查和一步步地研究之后,逐渐发现一个掏空上市公司的巨大黑幕,得到的结果和康达尔公司自己的对外披露与表达完全背道而驰。
理财周报记者发现,事实上康达尔的资产资金挪移的手段并不高明,很容易就可以抓到蛛丝马迹,甚至每一个手段简单的操作方法就在监管方的眼皮手底下掩耳盗铃。
被注销的8727万电厂资产之谜
这堪称康达尔资产大挪移的“经典之作”。这笔糊涂账悄悄隐藏在康达尔放满烟雾弹、跨度长达6年的财报里。
这块电厂资产由来已久。公开资料显示,1996年,深圳市决定要上一个105万千瓦的电厂项目——前湾燃机电厂,大股东是粤电力集团。其时,康达尔出资3.88亿,成立了子公司前湾电力有限公司(下称前电公司),并持有其90%的股权,并通过该子公司拥有前湾燃机电厂20%的股权。到罗爱华手上时,前电公司账面价值为8727万。
2004年,康达尔以成本高于市价为由,对前电公司计提了2697万减值损失,前电公司账面资产还剩5847万。2005年年报披露,“已将前电公司股权转让”。在长期股权投资项目里,2005年10月底,前电公司资产账面净额为0。
“事实上,出售广前电力股权是2003、2004年的事情,2004年办的过户手续。收到的钱只有400多万,还有一些代垫费。”康达尔财务部负责人表示。康达尔董秘亦向本报记者承认,几年前已将电厂股权售出。
“不可能卖得这么贱,应该是8000多万,当时前电公司的账面价值至少也有5000多万。康达尔将前湾燃机电厂20%的股权卖给了粤电力。前湾燃机电厂也就叫深圳广前电力有限公司。”一位知情人士反驳。
12月15日,本报记者赴前湾燃机电厂所在地深圳南山区大铲岛,其正门挂着“前湾燃机电厂”和“深圳广前电力有限公司”两块牌匾。经前湾燃机电厂内部人士证实:这两个名字指的是同一家电厂。
蹊跷的是,2康达尔从未对外披露其出售电厂资产一事,唯一的蛛丝马迹是上述2005年年报附注里上述半句话。至于卖电厂所得的钱飞到哪里,恐怕只有罗爱华知道。
康达尔财务部负责人承认,除电厂资产外,前电公司“没有什么资产”。当理财周报记者追问卖掉电厂资产后,前电公司是否只是一个空壳时,康德尔财务负责人言辞闪烁:“也不是这么说,就是没有什么资产”。
更为蹊跷的是,2006年年报里,这块已经卖出去的资产竟然“死而复生“重现在账上:其长期股权投资项目里,前电公司期初余额居然又有了5847万,不过期末余额还是为0。2007年,这块已经不复属于康达尔的资产甚至还被康达尔用作贷款抵押,评估值为3150万元。
电厂资产卖出5年后,为了隐瞒卖掉电厂资产、掩盖变卖电厂所得资金去向的事实,康达尔自导自演了一出“投资亏损,必须计减值准备”的苦肉计。2008年,康达尔神来之笔,将前电公司资产从0增加至5847万。2009年,康达尔以投资亏损为由,对这块“虚拟”的电厂资产计提全额减值准备。由此,借助“减值准备”,康达尔难言之语,一洗了之。
事实上,被康达尔卖掉的电厂资产并不是“投资亏损”。该电厂内部人士表示,电厂效益不错,亏损无从谈起。目前,其总装机容量达到4729MW。
“2008年的时候,广前电厂的项目已经完全投产,现在运行得很好。”粤电力董秘办表示。“我们对电这块不熟悉,所以把它卖了。”康达尔董秘朱文学解释。
然而,这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八年间大股东卖了多少资产套走多少钱
电厂资产撕开的只是一个血口,正是大股东无休止地“吸血”和“掏空”,将久陷沉疴的康达尔一步步逼向绝境。
自2002年9月罗爱华入主康达尔以来,康达尔账面资产急剧缩水。8年多时间,康达尔总资产不经意间从12.52亿缩水了4.68亿至7.84亿,缩水37.4%。
从业绩上看,8年来康达尔累计亏损7960万,每股收益在盈利或微亏几分钱边缘徘徊,ST帽子迟迟无法摘掉。罗爱华入主8年多来,康达尔股价一直在5元上下波动,累计涨幅仅13.9%,而同期上证指数涨幅已达113.17%。
康达尔旗下六大块资产,赚钱的是房地产公司、运输公司、供水公司三大块,饲料、养鸡和养猪公司则是连年亏损。8年来,康达尔对自己的主营业务一直缺乏明确的定位,对外只称自己涉及农业、地产及公用事业行业。
“很明显,罗爱华的心思不在康达尔上,变卖资产套现是真。”前述知情人士指出。
在康达尔资产连连缩水、业绩毫无起色的背后,罗爱华疯狂掏空资产的两大招式浮出水面。
第一招是借资产减值准备,暗渡陈仓。8727万电厂资产“被减值准备”便是典型。2002年以来,康达尔共计提19笔资产减值准备,地产公司、养鸡公司、养猪公司无一幸免都被减值,累计资产减金额高达1.86亿,而之前受中科系事件影响,康达尔所累计计提的减值准备也不过是1.7亿。
为什么减值如此之多?“这是中科系和吕梁留下的烂摊子所致。”康达尔财务负责人辩称。
“这些资产减值准备是公司管理层提案,当然要符合会计准则规定,再在董事会通过。”康达尔财务负责人称。
“管理层其实就是想把脏水泼给中科系,事情都过去那么多年了,房地产、养鸡这些公司和中科系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提这么多的减值准备?”前述知情人士质疑。
第二招是直接变卖,琵琶遮面。2005年,康达尔出售广发证券股权,售价647万;2008年,康达尔以1元的价格将上海中西新生力公司80%股权卖给自然人杨翔,该资产账面价值为7805万。这8年来,康达尔经常变更合并报表披露范围,在这种障眼法中,很难发现其中资产流失、变卖的猫腻。
没有土地成本的地产为什么没有利润
解开康达尔资产和资金流向之谜,其房地产公司资产流向是关键一环。作为康达尔最赚钱的公司,地产公司成了罗爱华最大的提款机。
较一般地产公司,康达尔最大优势是几乎为0的拿地成本。据公开资料,康达尔拥有三宗土地,均在宝安和龙岗区,这些土地产权证是行划拨性质的国有土地使用证书。
到目前为止,康达尔共开发了五期地产项目,前四期项目占地面积近30万平方米。第五期项目用地面积2.2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1.03万平方米。
据知情人士透露,“康达尔房地产用地大多都是华超入主前,政府无偿补给康达尔的,前四期土地成本几乎为零。”
“康达尔的土地的确有一部分是政府无偿划拨的。但第五期蝴蝶堡项目的土地是买的,大约花了7000多万到8000万。”此前康达尔董秘朱文学已经证实了这一说法。
颇有讽刺意味的是,康达尔地产公司竟然不赚钱。2002至2009年,康达尔房地产公司有5年是亏损的,8年累计净利润仅3162万,尤其令人不解的是,地产牛市时,康达尔反而分别亏损902万和1178万。尤其是2006年,其毛利率为-51%,在同期121家地产公司中排名倒数第二,没有土地成本的康达尔地产公司离奇垫底。
此前,不少业内人士推测康达尔有可能隐藏业绩,但上述知情人士否认了这一说法:“说地产公司不赚钱是假,康达尔花园香槟谷和蝴蝶堡项目其实赚了不少钱,数以亿计。可只披露了几千万的盈利。钱是被大股东抽调走了,被挪走的资产和资金应该在5个亿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2005和2006年期间,康达尔还对房地产公司计提了6321万减值准备,理由仍是“投资亏损”。
“那段时期地产价格有所下跌,我们因此提了减值准备。”康达尔财务部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地产牛市到来,康达尔却凭借会计准则新规,免于冲回减值准备。目前,房地产公司资产规模为1.16亿,较2002年的2.2亿,缩水47%。
沉默和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
显然,真实的康达尔要比它所披露的要复杂得多。康达尔遮掩式、挤牙膏式的信披,使其饱受诟病。
在子公司股权冻结、子公司小股东诉讼、从运输公司调走2亿资金等一连串丑闻轰炸下,康达尔始终保持着一贯的淡定。
每曝出一次丑闻,康达尔管理层总是摆出兵来将挡的架势。针对运输公司股权被冻结,康达尔董秘朱文学称,公司计划在2010年的年报中对该事项进行披露;针对子公司小股东诉讼,朱文学称,不知道如何进行信披。
康达尔的大股东和管理层为什么如此沉默?因为心怀坦然还是另有意图?
“前电公司没什么问题,之前深圳证监局已经查过几次了,也没查出问题。”面对本报记者,康达尔财务部负责人语气淡然。
而康达尔大股东罗爱华依然保持沉默。康达尔二股东上海中西药业沉默中套现数亿。康达尔其余30969个股东也保持沉默。康达尔董事会始终保持沉默。康达尔8年的“贴身”审计师深圳鹏城会计师事务所也保持沉默。“管理层说电厂资产亏损了,所以我们对提减值准备没有意见。”康达尔审计师黎女士辩称。问及2005年年报已披露出售电厂资产一事,黎表示是前任同事刘军签字,不了解情况。
但是,沉默与逃避最终并不能解决问题。康达尔到底还有多少压在暗箱子中的秘密?秘密若一直秘而不宣,也就成了黑箱。
[责任编辑:莫莫]
- 保险业开放提速背后:中外资股东协调性求解 (2018-04-19)
- 新力金融9年首现亏损 大股东拟掏现金补偿业绩承诺 (2018-04-17)
- 永安财险股东陷入冷战?揭秘中止业务倒退“神器”! (2018-04-16)
- 违规股东清退大限将至 3险企接盘侠未定 (2018-04-16)
- “双千亿”股东门槛或落地 证券业将迎大变革? (2018-04-16)
- 最严券商股东监管逼近 双千亿门槛对症粗放式经营 (2018-04-13)
- 股东违规减持不仅要严罚还要培训 (2018-04-11)
- 八大战略投资者入局大地保险 股东资源或将进一步凸显 (2018-04-08)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