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股票 > 上市公司 > 正文

洪都航空惨案调查:两因素助涨股价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2010-11-17 10:25

 记者 赵笛

  洪都航空在发布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以下简称中航工业、中航集团)否认注入防务资产的公告后,股价近日连续3个跌停板,投资者损失惨重。

  两年之内,洪都航空的股价暴涨近8倍,其背后,是包括机构在内的市场投资者对中航工业极高的资产注入预期,也正是这个预期,才导致在资产注入被否公告发布后,股价连续暴跌。

  那么,极高的注资预期从何而来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阅洪都航空年报和公司高管的相关新闻后发现,在公司股价从5元左右暴涨到近50元(前复权)的过程中,上市公司高管的发言和信息披露对股价都起到了极强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常用来形容反复无常或惯于耍手段,但如果上市公司因此给市场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又该谁来负责呢?

  翻手云之一:董事长表态

  市场投资者在分析个股价值时,往往会立足公开信息予以挖掘,但这一次,投资者都被洪都航空给“忽悠”了。

  2008年11月4日,洪都航空随大盘见底,在随后的日子里,洪都航空的股价被一只无形之手托起,节节攀升。此后,关于中航工业将防务性资产注入到洪都航空的传言就开始在市场流传。对于消息的源头,一则媒体的采访报道引起了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注意。

  2009年3月11日,洪都航空时任董事长吴方辉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重组后的中航集团防务平台中,洪都航空是唯一的上市公司,因此要充分发挥上市公司的作用,参与中航集团的整体战略思考。”

  值得注意的是,吴方辉还有一个身份是中航工业防务分公司副总经理。虽然这样的说法没有直接挑明“防务性资产注入洪都航空”,但无疑给市场了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

  翻手云之二:年报董事会报告

  在董事长讲话之后,2009年年报甚至将“整合”的预期写进了董事会报告。

  2010年4月12日,洪都航空发布年报,注资的预期再次被推向了高潮。在2009年年报“董事会报告”第二部分“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一节中清晰地写着,“中航集团旗下的十大板块原则上不再进行新的IPO,而是对目前已有的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资产注入、资产置换等资本运作手段实现子公司整体上市。公司作为中航集团旗下一上市公司,有望成为其重要的整合平台。”

  “重要的整合平台”意味着什么?公司没有直言,市场想象空间被再一次放大。

  一位军工行业研究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洪都航空是中航工业防务性资产里面的唯一上市公司,既然中航精机作为中航工业机电公司的整体上市平台而获得注资,ST昌河作为中航工业航电公司的整体上市平台而获得注资,那么洪都航空作为防务性资产的“独苗”,在公司高管及年报“含蓄”表示出有可能的情况下,投资者有什么理由不看好注资呢?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近一年多来,多家券商在研报中都提及洪都航空获得防务性资产注入的可能,并因此给予更高的估值。

  翻手云之三:股价暴涨8倍

  2008年底至2009年初,洪都航空并未显示出牛股本色,甚至可谓熊股一只。《每日经济新闻》统计显示,2008年11月4日 (股价见底)至2009年3月11日(董事长讲话)期间,洪都航空以91%的最大涨幅(振幅)在48家航空军工中排名第41位,排名前三位的军工股为中兵光电北方国际凌云股份最大涨幅分别为252%、221%和218%。

  而在董事长讲话后的1年时间里 ,洪都航空的最大涨幅为170%,排名上升至第七位。

  在2010年4月12日公司发布年报到2010年10月26日公司股价见顶49.49元这段时间,洪都航空的最大涨幅达到127%,位列所有军工股第一名。

  从5.56元到49.49元,洪都航空的股价两年内暴涨8倍。

  除了股价,洪都航空股东户数出现的持续下降,也能充分反映市场预期的不断提升。从2009年二季度开始,洪都航空的股东人数持续下降。2009年半年报时,股东户数为18728人,户均持股9365万股,到了2010年三季报,股东户数降至14199人,户均持股升至24847股。统计显示,户均持股数在1年半里暴增165%。

  覆手雨:澄清公告带来3个跌停

  然而,股价的走势和上市公司表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次数无关,只和其力度有关。

  2010年11月11日,风雨突变,洪都航空突然发布澄清公告——一则被市场喻为史上最无情的澄清公告,彻底否认了中航工业防务性资产注入的可能,也刺破了洪都航空的估值泡沫。有意思的是,这则以“为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作出的公告,却导致股价连续3个跌停。

  在市场对这种澄清公告嗤之以鼻的时候,《每日经济新闻》发现,在这则澄清公告之前,洪都航空在消息面上已经释放出一些利空信号。

  2010年7月15日,兼任中航工业防务分公司副总经理的原洪都航空董事长吴方辉因工作变动辞职,原成飞集团的副总经理宋承志当选新一任董事长。《每日经济新闻》发现,虽然成飞集团也属于防务公司序列,但宋承志并没有在防务公司担任要职。曾经表示“要充分发挥上市公司的作用,参与中航集团的整体战略思考”的董事长业已离职,难免让人对注资前景顿生疑窦。

  2010年9月底,公司大股东中航科工突然减持公司股份。虽然,持股比例高达50%的大股东减持少量股份,不会对公司构成实质性影响,但作为国企的中航工业下属公司出现减持的事例却并不多见。值得注意的是,该减持事件曾被部分媒体认为是“违规减持”予以报道,并调出“国资委与国防科工局关于洪都航空增发的批复”予以证明。虽然中航工业对此事也予以澄清,但不和谐因素早给注资预期蒙上阴影。

  其实,再多的潜在利好,都不及一次真正的利空。

  股民亏损索赔无门?

  昨日,洪都航空在停牌1小时候后复牌,股价终于摆脱跌停,并在大盘暴跌的情况下大幅上扬5%。盘后交易所公开信息显示,有一家机构席位大举买进5169万元,中信证券总部也买进1765万元。难道机构的介入,说明洪都航空将重回升势?分析人士认为,洪都航空的上涨更多是机构的自救行为,缺少了“注资预期”的洪都航空,很难重复当年之勇了。反弹对高位买进的投资者而言只能是杯水车薪。

  此时,市场不免质疑,出现这种暴跌到底是谁的错,投资者的亏损难道就该自认倒霉?

  昨日,有投资者表示,洪都航空年报的董事会报告写明 “公司有望成为其重要的整合平台”;董事长也曾公开称“中航集团防务平台中,洪都航空是唯一的上市公司,因此要充分发挥上市公司的作用”。虽然,他们都没有说一定会注资,但这是否又算是“误导性陈述”呢?

  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二条“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披露信息,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那么,从法律的角度能否为投资者挽回一些损失呢?

  一位不愿具名的私募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一般不会这么细致地阅读公司报告,也不一定会注意到公司高层在各种场合的表态。但对于职业投资者来说,比如基金、私募,他们就会认真分析公开资料背后的故事。“不排除这就是为何大量基金潜伏其中的原因。”该人士表示,如果没有潜在的注资利好,市场热捧在军工板块中估值已经很高的洪都航空,就说不过去了。所以,公司在信息披露上存在一定的过错。

  上海市李国机律师事务所周爱文律师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单从洪都航空前期管理层已经在年报中的表态看,由于公司层面并没有直接说明是“防务性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所以从法律的角度看,很难挑出毛病。至于是否涉及“误导性陈述”值得商榷。不过周律师认为,任何模糊,或模棱两可的表态都会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从而对股价造成影响,上市公司及其管理层应该更加注重其言行。

  需要指明的是,股价3个跌停的背后,前期增发的机构仍有约1倍的获利空间。资料显示,在前期完成的增发中,包括大股东中航科工在内的9家投资者以26.58元/股认购了共计9539.657万股。有意思的是,此后洪都航空实施了“10送6”的分配方案,9家投资者的持股成本实际降至了约16.6元/股。昨日,洪都航空的股价在反弹后收于35.41元/股,仍比实际增发价高出1倍多。

 

[责任编辑:莫莫]

网友评论:

已有0条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