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股票 > 周边市场 > 正文

国际金融决策权“东移”趋势待完善

2010-04-27 10:42

就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2011年内将完成改革、增加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配额及话语权之后的一天,另一大国际性金融组织——世界银行也展示了其高效的改革速度。

世行4月25日表决通过由发达经济体向发展中经济体转移部分投票权,却无法完全掩盖具体投票权分配上所引发的争议,这也在客观上要求两大国际金融机构通过其未来的改革进行妥善处理。

  一虚一实或掩玄机

根据世行的投票权改革方案,中国的投票权从2.77%提高到4.42%,成为世行第三大股东国;而同为大型发展中经济体的印度所拥有的投票权也升至第七位。这次改革被广泛认为反映了世界经济版图的变化,中、印两国投票权的增加,也意味着两大经济体的实力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获得了承认。

然而,分析人士指出,作为以发达经济体为实质性主导力量的国际金融机构,世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不会纯粹对发展中经济体“言听计从”。因此,上述改革措施除了顺应全球经济多极化发展的潮流外,同时还存在着符合发达经济体利益的一面,即以此换来发展中经济体在重塑“全球经济新平衡框架”问题上的更多让步。

此前,二十国集团(G20)某发达经济体成员国驻华高官此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落实金融危机后的“全球经济新平衡框架”已成为6月加拿大多伦多G20首脑峰会的主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减少全球市场的不平衡现状”,即发展中经济体减少出口和储蓄、扩大消费,而发达经济体则增加出口。

值得注意的是,世行的践诺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承诺期限分别居于G20本年度多伦多和首尔两次峰会的前后,一旦发展中经济体没能在2010年内就重塑“全球经济新平衡框架”事宜做出令发达经济体满意的让步,很难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是否会像世行这样“爽快”。

未来改革仍存变数

3.13个百分点,是世行投票权改革方案中,由发达经济体向发展中经济体出让的投票权额度,但这个数字并无法准确反映两大阵营内部的投票权变动。

在发达经济体内部,欧洲主要经济体德国、法国和英国都出让了自身的一部分投票权,但他们的态度正向世行行长佐利克所言,“所有国家均同意出让投票权,但那些被迫放弃部分投票权的国家很明显不愿这样做”。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内部:南非财长戈登对新方案表示失望,认为像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这样本应获益于此次投票权转让的发展中经济体反而投票权减少了;而巴西财长曼特加则表示,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和角色,发展中国家依然没有得到相应的投票权,“有鉴于经济形势的快速变化,我们至少应在2015年的会议中推出一个更具活力的公式,朝公平的投票权方向迈进。”

面对这些不满的声音,佐利克也不得不承认计算投票权的新公式“远非完美”。需要强调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于无法在年内兑现改革承诺解释称,造成新配额评估工作滞后的主要原因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各成员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的收集工作尚未结束,配额调整需要依据该数据进行。而在世行改革方案仍难言完美的情况下,IMF的配额评估工作也可能将面临标准是否应当重置、以及在公布改革方案之前是否应征得多数成员赞成的问题,这也将为两大国际金融机构未来的改革进程增添一定的变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