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股票 > 市场研究 > 正文

A股十年:当年的四万亿该总结了 中石油市值蒸发过半

来源: 投资者报  2018-05-07 10:55

“A股十年”系列报道 当年的“四万亿”该总结总结了

■ 无论中美贸易谈判取得什么样的成果,都将难以改变一个事实。那就是,对于中国经济来说,2018年将成为类似于2008年的分水岭;2018年的某些举动,将会触发一系列影响未来10年的巨变

■ 如今,上海中心大厦已经在陆家嘴挺立了10年,新的世界高度即将落成,中美贸易战恰巧也试图掀起血雨腥风,此时,政策出现转向的苗头,值得高度重视

■ 对于过去这10年,经济学家周其仁一个著名的概括是“水大鱼大”。但《投资者报》初步整理的数据显示,事实并非完全如此

黄海川/文

当返程车队从东长安街驶上东二环时,不知道车上的美国总统特使、财政部长姆努钦有没有注意到,他左前方两公里处那栋高耸的建筑已经进入施工的收尾阶段。那是北京的最高建筑“中国尊”,在全球所有在建已建高楼中以528米的高度排名第十。

姆努钦刚刚结束一场事关中美经济乃至全球经济未来走向的谈判。如果他是满意而归的话,“中国尊”在他眼中是用来热情待客的巨大酒杯;如果他失落而去,“中国尊”则可能会变成中国人傲立天地间不可冒犯的尊严。

而不管他是满意而归还是失落而去,中国经济都可能会在2018年触发一系列影响未来10年的巨变;即将于2018年10月11日竣工的“中国尊”,则可能成为这一系列巨变的见证者乃至隐喻。

中美贸易战:

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姆努钦是受美国总统特朗普委托,率领美方代表团到北京和中国方面进行贸易谈判的。

姆努钦此行不远万里,其团队也堪称空前豪华。在中国商务部研究院梅新育研究员的印象里,自从1979年美国单方面宣布对中国7大类出口纺织品实行限额、当代中美贸易摩擦帷幕拉开至今,近40年来,从未有哪次中美贸易争端,美方向中国派出如此阵容的谈判代表团。他说,“在美国与其它国家的双边贸易争端中,这般阵容的代表团也堪称史无前例。”

双方的谈判是在5月3、4日展开的。而此前不久,即4月28日上午,中国方面还专门召开了一个“2018中国与世界思想对话会”,邀请包括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及中化集团公司董事长宁高宁、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在内的嘉宾,就各自熟悉的领域向外方嘉宾做阐释,从而“让世界更好地、正确地理解中国”。

对话会上,当主持人问到,中国国家最高领导人和政治局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上、最关心的当前的经济问题是什么时,杨伟民几乎脱口而出:中美贸易。

中美双方为何都如此重视本次的贸易摩擦?毫无疑问,大家心里都明白,在这个问题上控制不好的话,它很可能就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对于中国来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本来就成为了这两年来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中美贸易争端斜刺里杀出,这就好比一个人在高速路上边开车边换轮胎,结果另外一个轮胎被人打了一个冷枪,如果打中了、打破了,其后果可想而知。

美国虽然经济复苏势头很好,在发动贸易战之前也做了很精密的算计,但美国股市还是很快蒸发了近万亿美元的市值。毕竟,美国股市已经走过了长达10年的牛市,美联储缩表、加息本就已让其险象环生,贸易战无异于在其辛辛苦苦爬坡、刚好爬到悬崖边上的时候猛推了一把。

更何况,数十年的全球化,已经让中美经济充分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贸易战可以杀敌一千,但必然自损八百。基于此,中方发言人在这个事件中很喜欢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来警告美国。虽然这个说法美国人不一定懂,也被调侃“石头都被你们搬光了”,但实际上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至于贸易冲突可能会带来什么具体影响,各方的分析、推演已经连篇累牍了。

现在,双方收起冲突初期的剑拔弩张,开始走向谈判桌,而且是挑起方美国来访谈判,让大家看到了“炸弹”移除的曙光。

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中美民间都将这次中美接触称作“谈判”,但中国官方媒体对其却描述为“就经贸问题交换意见”。这可以被做出两个不同方向的解读,一是交换意见不像谈判那样针锋相对,表达了一种善意;一是只是跟你交换我的意见,你怎么理解都行,我的立场是不可更改的。

结合4月28日那场“对话会”看,大家虽然都是奔着解决问题去的,但双方又有很多根深蒂固的东西无法改变。

因此,应该对中美贸易争端的走向保持审慎。

或者说,不管姆努钦是带着什么样的心情回到美国,中国都会像它已经宣称过的那样,借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更快地对外开放,金融、汽车等等领域将迎来巨变;同时,不管姆努钦带着怎样的诚意而来,中美之间的裂痕已经难以弥补。

戒心既起,就算大家谈得很好,中国也会进行两手准备,以防万一。

本来,不少机构都预测,2018年是新、旧动能的切换年,也就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勒紧裤腰带,坚决“调结构”,从而给自己调出一个健康的经济体。

但是,中美贸易争端爆发后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重新提出了“持续扩大内需”。而上一次这么提是2015年,2016年、2017年的提法都是“适度扩大总需求”。大部分人都认为,这体现了决策层以扩大“内需”防范“外需”波动、以强“内政”之本应“外交”之变的新思路。

几乎与此同时,中国央行突然降准了。单从调降幅度(1%)看,近10年来仅有2015年4月20日和2008年12月5日两次可与之持平。

至于降准背景,2015年是大家已经感到天快要塌下来了,2008年则是外面的天已经塌了、家里的天也快塌了。那么,这一次降准幅度为什么比上两次有过之而无不及(现在的基数比以前大)?虽然有解释,但恐怕也难以阻止人们浮想联翩了吧。

从2008到2018:

十年魔咒谁主沉浮?

既然要联想,就不妨揣度一下,姆努钦瞥见“中国尊”的时候,会不会想起著名的“劳伦斯魔咒”?

“摩天大楼立项之时,是经济过热时期;而摩天大楼建成之日,即是经济衰退之时”,经济学家劳伦斯的这个论断,似乎已经被很多案例证实了。那么,2018年会有幸成为例外吗?

除了“中国尊”,当今世界第一高楼王国大厦,也给劳伦斯那边加了一个砝码。这座开工于2014年的1007米摩天大楼,也被预计将于今年完工。

更令人担心的是,这个魔咒与“经济周期十年一轮回”魔咒叠加了。确实,1978年前后发生第二次石油危机;1988年前后日本开启“失去的十年”,一个“黑色星期一”就令全球投资者录得三倍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损失;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2008年前后全球金融危机;2018年……

对于这个魔咒叠加现象,就像对雅玛人预言的2012世界末日一样,我们可以不相信,但在2012年或者2018年过去之前,慎重的人不会放松警惕。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防患于未然。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持续扩大内需”和中国央行降准,便属于立足现在、放眼将来的防患于未然。

《投资者报》选择对所有A股公司10年以来(2008~2018年)的数据进行梳理,也是出于为防患于未然寻找可能的出口。

不可否认的是,2008年已经成为上一轮经济周期和本轮周期之间的分水岭。

当时,中国经济已经高速增长了数年,在人们的预想中,2008年北京奥运会更是一个坐实了的辉煌时刻。

这一辉煌时刻起始于10年之前。1998年,中国在香港击退了索罗斯,然后在2001年搭上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列车。中国经济再次起飞。到了2007年,大众就已非常亢奋了:由于A股大牛,中国似乎一夜之间拥有了全世界最大的银行工商银行、最大的铝业公司中国铝业、最大的煤炭公司中国神华、最大的地产公司万科,而中国石油则在刚上市的时候就成为了世界企业史上首个市值超过万亿美元的公司,市值相当于“美孚+微软+花旗”……

即便如此,人们潜意识里都认为,这仅仅是为2008年辉煌时刻做的铺垫。然而,2008年刚一开始,便是南方雪灾,流连颠沛;接着,汶川地震,地动山摇。总算熬到了8月8日,看着奥运会开幕式、看着金牌榜,善良的人们以为终于熬出头了,没想到,先是“三聚氰胺事件”来了个晴空霹雳,接着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到了10月底,上证综指跌到了1664点,而1年前该指数还在6124点,跌幅超过72%……

正当人们张皇失措的时候,“四万亿”来了。大势被强行扭转的路径清晰可见,“央妈”一词不胫而走,人们奔走相告,当你走投无路的时候,别害怕,有“央妈”在呢!

那一年,中国还通过了劳动合同法修订案,这个修订案在有力地保障了员工权益的同时,也把中国经济尤其是中国制造业从劳动力成本优势扳到了另外一个轨道,为后来10年的实业衰退埋下了一个伏笔。

还有,那一年大事件太多了,以至于人们不记得有这么一件小事:上海中心大厦落成,以632米的高度成为新的世界第一。

两年后,它的高度被迪拜哈利法塔超过。巧合的是,哈利法塔落成之时,也是欧债危机爆发之时。

如今,上海中心大厦已经在陆家嘴挺立了10年,新的世界高度即将落成,中美贸易战恰巧也试图掀起血雨腥风,此时,政策出现转向的苗头,值得高度重视:又一个大潮涌过来了吗?谁将得利?谁将失意?

十年一轮回:

A股公司该总结总结了

所不同的是,这一次,“中国尊”没有盲目追求世界第一甚至中国第一,而中国高层则一直如履薄冰、早有准备,并在近年主动采取了“去杠杆”等手术(尽管2008年政策转向之前中国也屡屡宏观调控,但本轮的“拆弹”显得更加精准、精细、有序)。

似曾相似,却又似乎大有不同,未来究竟会怎样走?

所以,《投资者报》推出“A股十年”系列报道,梳理2008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的得与失,窥探其10年来的运行轨迹以及这种轨迹与10年前一系列政策之间的关联,进而试图推测其在下一个10年中是否处于有利地位。

由于数据浩大、案例繁多、脉络芜杂,我们将花费半年以上的时间来进行分析、采访和研讨。现在算是对项目做一个启动。

对于过去这10年,经济学家周其仁一个著名的概括是“水大鱼大”。但《投资者报》初步整理的数据显示,事实并非完全如此。

“水大”是毫无疑问的(20年前,中国M2总量10万亿;10年前,M2总量47万亿,而现在M2已经达到174万亿,二十年来的货币总量就增加了16.4倍,十年来货币供应增加了2.7倍),但是,“鱼大”则未必,尤其是,并不是所有的“鱼”都因为水大而变大了。

前文提到的、在10年前成为世界市值最大的5家公司中,有3家市值严重缩水,其中中国石油市值蒸发过半,缩水额超过15000亿元;中国神华市值也是蒸发近半,缩水额超过3000亿元;中国铝业的市值则干脆蒸发七成,缩水1432亿元。

想当年,这些公司风光无限,甚至在全球豪买资产,引起世界惊呼。10年之内,何以至此?很重要的一点,应该是体制、管理等方面的优越感,让他们在资产价格高企的时候过于乐观,最终在2011年遇到大宗商品的漫漫熊市,有预测说,2017年到2019年之间,大宗商品将二次下探,其漫漫熊途可能要一直延伸到2030年。

工商银行曾经获得世界最大银行、最赚钱银行等头衔,但在过去10年里,其市值仅仅增加不到一成,远远落后于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速度。

万科A则录得1倍左右的市值增加值。除了其自身的创新和开拓能力之外,“四万亿”功不可没。当年的“四万亿”,改变了举国转型消费内需的路径,重回投资拉动路径,对基建、房地产是很大的激励。同为巨型央企的中国建筑,就和那几个堪称“市值毁灭高手”的央企相反,获得了1倍的市值增加值。同是地产企业的华夏幸福,在过去10年则获得了近千亿、超过70倍的市值增加值。

当然,我们也看到了,一些科技类、环保类企业,比如海康威视、三安光电、科大讯飞、复星医药、康得新、天齐锂业、华大基因,都在过去的10年里获得了不错的市值增加值或者涨幅。这些企业有借“水”大发的因素,但技术和创新应该是它们迅速长大的核心因素。

那么,如果2018年成为下一个10年经济发展周期的起点,得到的是否会失去、咸鱼是否会翻身呢?

许多人一听到“政策转向”,立马分析起房价暴涨的可能性,但我们想提醒的是,此“内需”非彼“内需”。由于有上次持续扩大内需导致脱实向虚的教训,本轮的内需刺激应该会对房地产继续保持高度警惕,而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则极有可能成为重点。

[责任编辑:CX真]

网友评论:

已有0条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