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正文
- 我要评论(0)
如何看待白马股连遭减持
来源: 证券时报 2017-05-18 10:48近日,美的集团、老板电器、苏泊尔分别遭实控人或董监高减持,尽管规模不大,却也引发一阵“骚动”。
因为上述三家公司是公认的白马股,市值与业绩比肩齐飞,已形成了较为良性的趋势。在此背景下,重要股东减持当然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预期。例如,老板电器昨日放量下跌逾4%。
但若据此认为上述白马股趋势会发生逆转,恐怕还言之过早,不妨从两个维度加以阐释。
第一,从长周期来看,实控人或董监高的偶发性减持行为并不会对正常的趋势产生明显的扰动。很多时候,实控人或董监高减持与上市公司经营并无直接的因果关系,减持无法导出公司经营恶化的结论,可能只是正常的变现需求。
另外,实控人及董监高无法毫不偏差地预估公司未来经营,典型案例如马化腾减持腾讯。事后看来,马化腾当时的减持价位很低,似乎错失了更多的财富增值机会。不过在当时,马化腾的减持行为符合逻辑,而事实上,马化腾的减持丝毫未能影响腾讯越过3000亿美元市值。
福耀玻璃亦曾被实控人曹德旺减持,也并不妨碍福耀玻璃成长为市值逾500亿元的汽车玻璃龙头。众多案例表明,包括实控人在内的上市公司重要股东无法保证卖在最高位,而只能尽可能卖在其所能接受或所能预见的价格区间。
第二,应将偶发性的小规模减持与持续性的、清仓式的减持加以区别对待。
近一年来,不少上市公司频现股东清仓式减持,对市场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冲击和较为负面的预期,监管层对此类减持行为实施了一系列监管。此外,股东频繁巨额减持亦被屡屡诟病,实务案例表明,上市公司出现这类股东减持行为,一般是经营恶化的信号。
监管的难点在于,很多持续性的、清仓式的减持行为本身并不违法违规。因此,在某些特定时段,前述减持行为只能通过类似窗口指导的形式得到约束。
与之相应的是,不少上市公司实控人或董监高频现象征式、跟随式增持,缺乏足够的诚意,这在2015年及近期市场调整时颇为常见。
回到美的集团及老板电器等白马股,若重要股东偶发性的减持不演变成持续性的、清仓式的巨额减持,大概率会被市场自行消化。接下来一段时间,不排除还有其他白马股会被重要股东减持,只要不形成规模效应,理论上对市场的冲击有限。
[责任编辑:曾真真]
- 宝能再度减持万科A套现近27亿元 散户喊话:慢点卖! (2018-04-24)
- 险资重仓路线图:新增23只减持17只 险企巨头选什么股 (2018-04-23)
- 北上资金卷土重来“扫货”白马股 基金看好二季度结构性机会 (2018-04-12)
- 消费白马股领涨 上证指数稳守年线 (2018-03-16)
- 这些超跌白马股机构看好 会成为狗年的反弹先锋吗? (2018-02-22)
- 北上资金流向呈现出新特点:减持部分大消费股 买入多只细分行业龙头股 (2018-01-31)
- 三行业白马股孕育投资新机遇 (2018-01-19)
- 大盘又到重要时点!历史数据给出这个答案 (2017-12-12)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