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正文
- 我要评论(3)
海外热钱回流香港 或布局中资银行股
来源: 中国证券报 2014-07-03 09:177月1日至2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先后5次、共计动用162.67亿港元购入美元,干预港元汇率。上一次香港金融管理局入市干预港元汇率要追溯到2012年年底,彼时A股在场外资金的强力入市下,迎来了一波银行股行情 .
另一方面,最近一个半月RQFII-ETF基金出现了大规模申购 .2日,恒生指数大涨358.9点,涨幅达1.55%,近五个交易日恒生指数涨幅约为3%,港股表现强势。业内人士认为,种种迹象表明,时隔18个月后,热钱再次涌入香港,中资银行股有可能成为海外资金重点布局的标的。
香港金管局再度出手
港 股反弹的背后是暗潮汹涌的海外热钱。香港金融管理局披露,7月1日至2日上午,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内,香港金融管理局连续5次入市干预港汇,卖出港元, 买入美元,以确保美元兑港元汇率在7.75之上。7月1日,美元兑港元一度跌至7.748,触发强方兑换保证线,香港金融管理局在7月1日下午,先后两次 出手,卖出52.47亿港元,买入6.77亿美元,当晚香港金融管理局两次出手,7月2日上午香港金融管理局第五次出手。自此在24小时内,香港金融管理 局已在7.75的价位动用162.67亿港元,购入20.99亿美元。
香港自1983 年10月起采取港元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根据这个制度,港元被允许在1美元兑7.75港元至7.85港元区间内波动。在联系汇率制度的架构内维持港 元汇率稳定,是香港金管局的首要货币政策目标之一。2005年5月,香港金管局推出三项优化联系汇率制度运作的措施,包括提供强方兑换保证和弱方兑换保证 等。所谓“强方兑换保证”,是指港元汇率持续贴近7.75港元兑1美元的汇价时,香港金管局保证可以按联系汇率沽售港元,买入美元。
香港金融管理局发言人昨日解释称,港元汇率转强,主要是由于近期以港元交割的企业并购交易、IPO和派息等商业活动活跃。不过,由于短期内港元银行同业拆息接近于0,预计注资对银行同业拆息应该不会发生实质影响。
上 一次香港金融管理局入市干预港汇,还要追溯到2012年年底。当年9月,美国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资金涌入香港。10月19日纽约交易时段,香港金融管理 局时隔3年动用46.73亿港元买入美元。此后的三个月内,香港金融管理局持续出手近30次,动用资金超过1000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资金的推动下,此后香港股市与楼市被轮番推高,恒生指数在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之间,涨幅接近14%。与此同时,香港住宅市场价格一度超越了1997年历史高位。而A股市场,迎来了一段波澜壮阔的银行股行情,其中民生银行等更是在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走出了翻倍行情。
RQFII额度仍显紧俏
对于此次资金的动向,香港业内人士表示,港汇强势实际上表明市场认为美国明年底仍将维持低息,而相对于美股等市场,港股和A股具备明显的估值优势,从而引发欧美市场资金强势转移至亚太地区,以追逐高息资产。
在港上市的RQFII-ETF基金出现了大规模申购的情况。数据显示,5月16日至7月2日,纳入统计的14只RQFII基金,净申购额超过6.4071亿份。其中,南方A50净申购额高达4.695亿份,博时FA50净申购额高达1.395亿份,华夏沪深300ETF净申购额达5865万份,南方五年国债-R达2400万份。上述四只RQFII-ETF基金也是过去两月港股市场最受资金追捧的基金。
有意思的是,此前5月上半月,包括南方A50、X安硕A50两大挂钩A股的ETF基金均曾遭到大举赎回,其中南方A50净赎回额高达1.145亿份,X安硕A50其赎回份额也高达7600万份。也就是说,从五月下半月开始,海外资金对A股的看法出现了实质性逆转。
从 RQFII额度看,尽管海内外市场仍有不少观点唱空中国经济、看空中国资产,但RQFII额度仍然显得紧俏。外管局最新数据显示,6月新增121亿元 RQFII投资额度,至6月底外管局已批准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达71家,总获批额度共计2503亿元人民币。近日,伦敦金融城政府政策与资源委员会 主席包墨凯更是公开表示,英国 “非常希望”能够在目前800亿美元的RQFII额度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份额。
银行股行情会否重现
热钱暗潮涌动,2012年的银行股行情能否重现?
从AH溢价情况看,目前在香港上市的中资银行股仍然呈现出较大溢价,H股股价明显高于A股股价。以昨日收盘价计算,工商银行 H股为4.97港元,A股为3.41元人民币,H股对A股溢价13.41%。此外,交通银行 、光大银行 、建设银行 、农业银行也均出现一定幅度的溢价。
数月前,在工商银行A股走出“温水煮青蛙”行情同时,其H股则走出了一波较强劲的反弹,3月至今,涨幅接近14%。同样的情形也发生在农业银行等H股上。显然与国内资金偏好相比,在港资金更青睐安全边际高的银行股。
从近期各家外资大行的研究报告看,海外机构对于中资银行的观点似乎又到了一个临界点。比如,瑞信近日的研究报告虽然给予中资银行板块减持评级,但预计今年中资银行股具有10%至15%的潜在升幅。
值 得注意的是,瑞信对潜在升幅的预计并不是来自于模型的测算,而是综合来自大约50家机构投资组合经理的意见。该报告称,投资组合经理认为中资银行股不太可 能出现呆坏账大幅上升,或股本回报率显著下跌,但中期资产质量仍然堪忧,认为企业现金流转弱和高负债比率最终会引发大规模债务违约。
外资投行这种模棱两可的观点并不罕见。穆迪近日发表研究报告指出,预计未来一至两年内中资银行资产品质仍将遭遇经济结构调整所带来的压力,而银行盈利能力亦将受到利率市场化挑战。不过,该行同时认为,多数中资银行抗压能力较强,拥有良好的盈利以及充足的贷款损失准备金和资本金,五大行表现更佳。
大和总研看法则明显乐观,给予招商银行 、中信银行等多家中资行买入评级。该行认为,中资银行的受惠程度取决于不同的存贷比率,高存贷比率的银行会更受益。
[责任编辑:朱燕]
- 银行保险等领域多家外资机构入场 (2018-05-14)
- 习近平:促进香港同内地加强科技合作 (2018-05-14)
- 4月银行理财产品量价齐跌 净值化转型在即 (2018-05-11)
- 货币基金T+0垫资模式生变 有银行上门提供额度 (2018-05-10)
- 部分券商下架银行理财产品 (2018-05-10)
- 部分券商下架银行理财产品 (2018-05-10)
- 上市银行高管2017年薪排名:招行田惠宇税前522万居首 (2018-05-10)
- 2018年银行投行业务:挑战与机遇并存 发力布局境外发债与并购 (2018-05-10)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