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股票 > 美股 > 正文

美联储再缩100亿QE规模

来源: 东方财富网  2014-06-19 16:36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并缩减QE规模100亿美元。

美联储6月FOMC声明: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在0~0.25%不变;缩减每月购债规模至350亿美元;将从7月开始,每月购买150亿美元MBS和200亿美元美国国债。长期联邦基金利率预测中位值由4%降至3.75%。

12位FOMC委员倾向于在2015年首次加息,此前为13位;3人倾向于在2016年首次加息,此前为2位。

美联储重申,QE结束后,美联储将在相当长时间内维持低利率。

家庭支出似乎温和上升,企业固定投资延续上涨,住房市场复苏仍缓慢。

近几个月经济增长活动出现反弹,劳动力市场指标普遍显示缓慢改善。

FOMC今年6月对经济前景的预期:

预期2014年年底失业率在6.0%-6.1%;

预期2015年年底失业率在5.4%-5.7%;

预期2016年年底失业率在5.1%-5.5%.

预期2014年GDP增长2.1%-2.3%(去年12月预期为增长2.8%-3.0%);

预期2015年GDP增长3.0%-3.2%(去年12月预期为增长3.0%-3.2%);

预期2016年GDP增长2.5%-3.0%(去年12月预期为增长2.5%-3.0%).

预期2014年PCE通胀在1.5%-1.7%(去年12月预期为1.5%-1.6%);

预期2015年PCE通胀在1.5%-2.0%(去年12月预期为1.5%-2.0%);

预期2016年PCE通胀在1.6%-2.0%(去年12月预期为1.7%-2.0%).

6月FOMC声明中文全文:

4月会议以来,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得到的信息显示,近几个月美国经济活动增速在反弹,劳动力市场大体呈现出进一步改善。尽管失业率下降了,但仍然处于高位。家庭支出以温和速度增长,商业固定投资恢复了上涨态势,但房地产 部门复苏仍然缓慢。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有抑制作用,但这种作用正在消退。通胀水平一直处于美联储长期目标之下,但长期通胀预期仍保持稳定。

与美联储的使命相一致,FOMC委员会寻求就业水平最大化和价格稳定。委员会预计,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经济活动将以温和速度扩张,劳动力市场会持续缓慢改善,朝着美联储的目标方向发展。委员会认为,未来经济和就业市场的风险接近于平衡。委员会意识到,通胀水平依然处于2%的目标之下,这可能会对经济表现构成一定的风险,委员会正在密切监控通胀水平的变化情况,寻找中期内通胀重回目标水平的迹象。

委员会认为,目前经济大环境有足够的力量支撑劳动力市场持续改善。自美联储推出资产购买计划以来,美国朝着最大化就业前进,劳动力市场前景在改善,因此委员会决定进一步适度地缩减资产购买规模。从7月开始,委员会将每月购买150亿美元MBS(此前为200亿美元)和200亿美元美国长期国债(此前为250亿美元)。委员会将继续遵守所持有债券到期再投资买入的滚动投资原则。委员会认为,持有大量长期债券,且持有规模仍在增加,能够令长期利率承压下行,支持抵押贷款市场,从而使得整个金融市场获得宽松的货币条件。这样将会推动更强劲的经济复苏,并能保证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胀率与美联储目标水平一致。

在未来的几个月里,美联储将持续关注经济和金融发展状况。美联储将继续购买国债和贷款抵押证券,还将适时地动用其它必要的货币政策工具,直至价格稳定背景之下劳动力市场的前景有了实质性改善。如果未来经济数据显示,劳动力市场的改善程度与美联储的预期一致,且通胀朝着长期目标水平前进,委员会可能会在未来的会议上进一步缩减资产购买规模。不过,资产购买计划并非预先设定的,委员会作出的资产购买决定与对劳动力市场和通胀的展望相关联,与此同时,委员会还会权衡资产购买的成本与收益。

委员会重申,为支持就业最大化和价格稳定,高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仍然是合适的。对于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0.25%有多久,委员会将评估实际与预期情况,看是否朝着美联储最大化就业和2%通胀目标前进。委员会在评估过程中,将考虑广泛的信息,包括劳动力市场情况、通胀压力指标、通胀预期和金融环境发展的相关信息。基于对这些因素的评估,委员会认为,在资产购买计划结束后,将联邦基准利率维持在当前目标范围内相当长时间是合适的,特别是若届时通胀预期持续低于2%,且更长期的通胀预期牢牢受固。

当委员会决定开始退出宽松政策时,将采取平衡的方式,与就业最大化和通胀2%的长期目标一致。目前,委员会预计,即使就业和通胀率接近目标水平,经济状况可能使得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仍维持在低位一段时间,低于委员会认为的长期正常水平。

FOMC货币政策中投票赞成行动的人是:主席耶伦(Janet L. Yellen, Chairman);副主席杜德利( William C. Dudley, Vice Chairman);Lael Brainard;Stanley Fischer;Richard W. Fisher;Narayana Kocherlakota;Loretta J. Mester;Charles I. Plosser;Jerome H. Powell;Daniel K. Tarullo.

[责任编辑:朱燕]

网友评论:

已有0条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