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正文
- 我要评论(0)
IPO重启誓师:审慎定价 禁止三类产品“打新”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2013-12-23 09:04“以后审核员不再为大家把关,要好自为之。” “一定要抑制住利益输送的动机,分清主次,守住底线。”12月20日,在北京友谊宾馆进行的2013年度第二次保荐代表人培训班上,证监会相关领导百般叮咛关照。
IPO重启在即,在这次临阵前的最后一次培训会议上,多名监管层人士对近期出台的一系列新股发行配套新规进行了详细解读。
一家大型券商投行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除了对于预披露环节的诸多提示外,切实消除新股不合理定价也是此次会议上监管层反复叮咛的内容。
新股定价需“守住底线”
自11月30日IPO重启的号角吹响后,最近三周以来,各项配套措施紧锣密鼓出台。随着IPO财务信息披露两项指引、新的《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沪深两市新股网上申购和网下发行实施细则的逐步落地,新股发行的扳机即将扣响。
“明年元旦前可能发放IPO批文,春节前后就将有企业挂牌。”多名投行人士向本报表达了他们的预期。而在12月初证监会召集的新股发行重启动员会议上,相关领导也明确表示,已过会的发行企业若在12月20日前补充完会后事项,将在年底前就能领到批文。
“证监会以前对于新股发行各个环节真是操碎了心,而现在真的要让我们撒开手脚自己走,不少人反而会不太习惯,甚至不敢迈步。”一家上市券商的保荐代表人 向记者表示,在新的发行承销管理办法中,首次取消了行政限价,引入自主配售,新股定价不再需要提前报备,承销商的销售定价能力面临严峻考验。
投行内部的一份上述培训会议纪要显示,证监会发行部主任刘春旭也在保代培训中称,新的发行承销管理办法进一步放松管制,希望各券商抑制住利益输送的动机,分清主次,守住底线。
承销商被赋予的自主权越大,所面临的自律要求也更高。证监会相关人士在该次培训上提出了四点建议:首先要求主承销商在内部机制、流程、人员、风控等方面 进行全面梳理,由于是多变量参数,因此要多做各种推演变化,对于发行方案必须进行充分准备。此外,要审慎定价,经得起时间检验;要做好自主配售,不得利益 输送,禁止关联方参与配售;要有合规意识,完善多层次的监管处罚机制。
中国证券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也在会上表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承销业务规范》此前已下发各承销商的资本市场部,并征求意见完毕,将尽快披露实施。该业务规范主要是规范承销商的新股承销行为,是对发行承销管理办法的细化。
三类产品“打新”遭禁
新股挂牌在即,市场对于“打新”的热情再度激昂。然而在上周有消息称,多家基金公司收到了监管层关于紧急叫停“打新基金”的窗口指导。
“并没有接到叫停的通知,审批和发行工作仍在照旧,只是监管层要求我们在宣传时不能刻意强调”打新“。”上海一家基金公司市场人士向记者表示。
一家买方机构的投资经理向记者表示,从上周浙能电力上市首日大涨六成不难看出投资者对于新股发行的热情高涨,A股的“炒新”情结仍旧浓厚。作为A股市场完成的首个“B转A”股案例,浙能电力(行情 专区)12月19日上市首日受到热捧,最高涨幅达到69.8%。
上述投资经理同时称,首批发行新股企业的资质普遍优质也助推了这股火焰,目前多家机构都在筹备发行“打新”产品,甚至在宣传推介时会给出高回报率的承诺。
国泰基金上周刊登公告称,国内第一只专职打新的创新基金产品国泰淘新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将于12月18日~24日正式发行,该产品95%的仓位都可以用于打新股,随即引发市场热捧。而兴业证券资产管理部也于12月16日和12月20日发布了鑫享首发一号和首发二号的产品推广公告,根据资产管理计划说明书,其可用于一级市场新股申购的投资比例最高为100%。而首发一号于推广当日就已募集完毕。
虽然对于网下申购投资者的资格已经大幅放开,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可以自主协商确定网下询价投资者的条件,但在12月20日的保代培训中,证监会则明确强调了三类产品不能参与新股网下申购,分别是一级债基、集合信托计划和明确以博取一二级市场差价为投资目标的投资产品。
“监管层还指出,认定标准是实质重于形式,需由主承销商自主判断,具体如何操作和界定还需要公司进一步讨论研究。”一家大型投行人士表示,此举主要是为 了杜绝一些网下投资者不注重研究公司基本面,单纯以博取一二级市场价差为目的参与网下新股申购的现象。此种现象在助推发行价虚高的同时,也伤及中小投资者 利益。
据上述投行人士透露,中国证券业协会表示将对不符合新股网下申购要求的产品进行“黑名单”公示。
[责任编辑:汤欣慧]
- 上周银行产品发行量回落 保本理财收益率环比上涨 (2018-04-25)
- 日立家电频登黑榜 连续骚扰电压降低产品使用寿命 (2018-04-25)
- 银行理财产品竞争激烈 农村金融机构风控能力待加强 (2018-04-23)
- 本周哪些银行理财产品值得投 (2018-04-23)
- 航延险十年:产品形态生变 创新空间有限 (2018-04-23)
- “爆款”产品再现江湖 基金发行“马太效应”凸显 (2018-04-20)
- 美国商务部对中国产钢制轮毂产品发起“双反”调查 (2018-04-20)
- 二季度银保主打产品调查:“交3保5”产品“吃香” (2018-04-19)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