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正文
- 我要评论(0)
中石化市值四年缩水5645亿 机构弃守称不便宜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3-11-27 08:28“黑天鹅”突袭到中国石化,也伤害到重仓中国石化的机构。
受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故利空影响,中国石化在11月25日、26日的累计跌幅达6.53%。不过,中石化股价下挫,对绝大部分机构投资者的影响很小,因为他们在此之前已经“抛弃”中国石化。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三季末,中石化前十大股东中,主动管理类的机构只有南方成份精选基金、全国社保基金106组合、国泰君安证券以及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一只分红险产品。
数据还显示,目前持有中国石化较多的是一批指数型基金,包括上证50、上证180、红利指数、巨潮100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易方达50指数,其三季度末持有6427万股,位列第8大股东。
据记者了解,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故发生后,投资者并没有赎回相关的指数基金。这意味着指数基金经理不需要在二级市场抛售中石化。
“指数基金没办法,必须要配中石化。”招商银行大厦的一位指数基金经理介绍,自2010年以来,主动管理的基金逐渐降低对中石化的持仓配置,如今已经很少机构会关注这只股票的走势。
机构对中石化的态度,从最近几年的股价走势可见一斑。11月26日,中石化收盘价为4.72元,后复权的价格是6.45元。相比2010年年初最高价14.22元,股价在四年间缩水超过50%。换句话说,2010年年初中石化的A股市值最高达9942亿元,而到了2013年11月26日,中国石化的A股市值已经缩水至4297亿元,四年间减少5645亿元。
“最近几年中石化业绩并没有大变化,基本保持在一条水平线,只是市场给它的估值打了5折。原来能给20倍,现在只能给10倍。”陈涛(化名)是位石化行业研究员出身的基金经理,他记得自己曾在2009年买过中石化,但自2010年以后就没再碰过这只股票。
“没有成长性。”这是陈涛抛弃中石化的最根本理由。“中石化分为炼油和化工产品,但这两块最近几年都没有扩张。”陈涛指出,中石化最近三年收入几乎呈一条直线,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增长很小。
中石化最近三年的年报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2年,其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2.82%、1.39%、-11.43%。同期,其每股收益分别为0.8160元、0.8270元、0.7310元。
“中石化是一家成长进入瓶颈阶段的公司,企业业绩增长已经碰到了天花板。国内投资者对这类公司不感兴趣,所以市场给的估值水平就呈下滑状态。”陈涛介绍,最近三年,中石化、中石油、港口、汽车、化工等传统制造业的估值水平都在下降。
事实上,偏爱高成长、抛弃低增长的公司,已经成为机构投资圈的一个潮流。
“中 石化这公司没什么大机会。虽然盈利稳定,但每年增长也就10%。按照PEG的估值方式,合理估值也就10倍市盈率。”南方一家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称,中石 化2013年三季末的每股收益是0.445元,按10倍估值算,对应的价格也就是4.45元。因此,目前中国石化的价格已不便宜。
机构投资者不看好中石化,不仅在于其低增长,还包括政策风险以及业绩增长的不确定性。
“石油行业最近两年出了比较多问题,现在提国企改革,未来行业也会向民营资本放开,竞争加剧,业绩可能还会下降,估值还可能会更低。”前述南方公司的基金经理担心,当中石化所处行业的垄断地位受到挑战,可能就无法保障稳定的业绩。
这是机构投资者比较普遍的担忧。在他们看来,中石化处在周期性行业,价格波动对利润影响非常明显,不能保障净利润维持目前这个水平。
还有机构投资者则因为政策风险的因素对中石化持谨慎态度。“石化行业是政府管制的行业,由政府定价,还是有政策风险。中石化估值看起来很低,但市场上还有更便宜的品种。”前中海基金一位总监认为,中石化除了用来拉抬指数,配置价值并不大。
虽然主流机构都不看好中石化,但还是有少数价值投资型的机构对其感兴趣。
“中石化是分红比较高的公司,分红收益率就有5%,追求低风险的资金,如社保基金愿意买这类股票。”平安资管一位投资经理称,中石化对保险资金而言,有一定吸引力。
[责任编辑:汤欣慧]
- 生态环境部:对华北督察局等4家派出机构开展巡视 (2018-04-27)
- 机构:贵金属爆发在即 这一贵金属有望飙涨50% (2018-04-24)
- 解码机构调研上市银行“路线图” (2018-04-24)
- 机构加大布局 15家保险中介去年盈利1.46亿元 (2018-04-17)
- 大类资产配置“雾失楼台” 机构投资策略生变 (2018-04-13)
- 国务院新组建部门11个已挂牌 机构改革方案完成过半 (2018-04-13)
- 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面临严监管 (2018-04-12)
- 3月份信贷新增规模或升至1.8万亿元 机构预计M2增速为9.1% (2018-04-10)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