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股票 > 市场研究 > 正文

财务核查引“撤单潮” “新三板”受关注

来源: 新浪  2013-04-09 15:03

号称“史上最严”的首次公开募股(IPO)财务核查日前显出威力,来自中国证监会的最新数据显示,3月22-29日,今年年内终止IPO的在审 企业一周之内新增76家,累计终止审查企业高达124家,无论是终止审查数量还是密集程度都创下了历年之最。然而,汹涌而来的“撤单潮”似乎并未对由来已 久的IPO“堰塞湖”起到明显的缓解作用,截至3月29日,仍有759家拟上市企业待审,IPO“堰塞湖”仍需疏堵。

对此,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为缓解新股发行压力、解决部分企业融资和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VC/PE)机构退出需求,部分终止审查的拟上市企业转战“新三板”无疑是一个可供选择的好去处。

创业板(行情 股吧 买卖点)成“撤单”重灾区

据了解,在终止审查的124家在审企业中,创业板无疑成为重灾区,共有104家拟上市企业撤回了上市申请;而同期业绩增长压力较轻的主板及中小企业板拟 上市企业终止数量仅为19家。对于这一现象,业内人士认为主要是由创业板IPO财务门槛设置所致。创业板IPO申请企业必须符合盈利能力连续增长的要求, 达不到要求就必须撤回上市申请材料(行情 专区),而主板和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则无此硬性规定。

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霍肖桦分析说,造成百余家拟在创业板上市的中小企业在IPO前夜选择“主动撤退”的主要原因是这些企业在一些指标上尚未满足中国 证监会规定的要求,若面对比以往更加严苛、全面的财务核查,其短板将暴露无遗,特别是一些匆忙上市和业绩下滑严重的企业,不得不纷纷“主动撤退”。

对此,一位资深投行人士表示,124家还仅仅是截至3月29日的统计,由于3月31日才是中国证监会要求IPO自查报告上交的截止日期,实际的数字肯定 要比这个大。截至3月末,仍有不少中小企业板和沪市主板的企业只是提出终止上市的申请,尚处于报批过程中,须在4月第一周后才能知道最终结果,因此“撤单 潮”或将持续至4月上旬。

中国证监会去年12月发布了《关于做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2012年度 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规定正在排队IPO企业的中介机构必须在今年3月31日前递交自查报告,对利益交换、关联方、利润虚构等12项粉饰操纵利 润的情况展开重点核查,被业界称为“史上最严”IPO财务核查。而在中介机构递交自查报告之后,接下来就是对报告的审核以及抽查部分公司的报告。记者日前 获悉,中国证监会相关审核部门自4月起对自查报告予以审核,发行部、创业板部、会计部将会同系统有关单位组织15个检查小组开展抽查工作。对于检查过程中 发现的问题,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处理。

业内人士表示,借财务核查之风重塑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心才是重中之重。此次高标准的财务核查,标志着监管层对拟上市公司的要求从单纯的业绩成长到信息披露真实的转变。“在高压财务核查下,进入创业板的上市公司质量将有所提高,投资者的权益能得到更大程度的保护。”霍肖桦说。

业界热盼IPO重启

随着中国证监会此次专项核查工作进入尾声,已有124家企业主动撤回申请材料,但排队上市企业数量依然高企。根据中国证监会日前披露的IPO申报企业基 本信息情况表,截至3月29日,共有759家拟上市企业待审。其中,上交所171家,深交所主板和中小企业板351家、创业板237家。

“IPO重启已进入倒计时,估计最快四五月份就会重新开闸,最先开闸的应该是以创业板为代表的小盘股。”一家券商机构投行负责人预测。

不过,自2012年7月16日起,中国证监会网站再未披露新的拟上市公司申报稿;自2012年10月10日审核两家公司的首发申请之后,发审委再未审核任何公司的上市申请;自2012年11月2日浙江世宝(行情 股吧 买卖点)上市以来,再没有一家公司登陆A股。对于A股IPO出现上述“空窗期”的原因,中国证监会一直保持沉默。

业界分析,2012年,新大地因涉嫌虚增利润、隐瞒关联交易、财报数据不实等问题而被中国证监会终止审查;随后,刚上市没多久的万福生科(行情 股吧 买卖点)因财务数据造假而遭到深交所公开谴责……企业为了上市而进行的恶意造假行为暴露了新股发行审核过程中存在的漏洞,使中国证监会不得不暂停新股发行审核,严查发审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为了遏制虚假信息披露行为,打击欺诈上市、恶意造假等违法行为,2013年 1月8日,中国证监会召开IPO在审企业2012年度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会议,要求中介机构对在审企业全面展开财务核查工作,核查重点包括自我交易、利 益交换、关联方、利润虚构、体外资金循环、虚假的互联网交易、少计当期成本费用、阶段性降低人工成本粉饰业绩、推迟费用开支、资产减值低估、推迟固定资产 折旧,以及其他导致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失真、粉饰业绩或财务造假的情况等方面。

而境内IPO市场的暂时停滞对融资需求、退出需求迫切的排队上市企业和VC/PE机构而言可谓雪上加霜。今年以来,由于A股及美股市场IPO窗口紧闭,退出压力导致前端投资者继续保持谨慎,一季度中国VC/PE市场活跃度出现明显下滑。投中集团分析,如果A股市场IPO重启仍无明确时间表,美股IPO窗口仍处于紧闭状态,未来IPO退出机会依旧较少,对投资者心态带来的负面影响仍将持续,预计短期内VC/PE投资难以出现明显反弹。

“新三板”可供选择

为缓解新股发行压力、解决部分企业融资和VC/PE机构退出需求,自2012年12月以来,中国证监会相继为备受瞩目的“新三板”挂牌,正式运营全国中 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发布施行《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申报文件及审核程序的监管指引》,取消境内企业到境外上市的“456”(4亿元人民币 净资产、5000万美元融资额、6000万元人民币净利润)条件和前置程序,不再设盈利、规模等门槛,简化了境外上市的申报文件和审核程序,降低了中国企 业境外上市条件。

清科研究中心认为,今年2月,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布的《关于境外上市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为H股全流通奠定基础。虽 然“456”条件的取消使得诸多中小企业不用再通过“红筹模式”实现赴港曲线上市,但是H股估值较低,目前A股排队上市企业背后多存在高估值财务投资者, 再加上H股全流通尚未完全明朗,改变上市地点也会增加中介费用,因此通过更换上市地点达到缓解A股市场压力的效果未必会达到预期。

“目前已经有企业考虑通过并购方式间接进入资本市场。”一家券商投行负责人表示,这些拟上市公司虽然普遍都面临资金匮乏的困境,但他们仍是当前中国市场 上极具发展潜力的一批企业。实际上,市场上也存在大量游资在寻找新的投资项目,其中就有部分上市公司也在观望寻找合适的并购对象。同时,近来亦有部分撤回 上市申请材料的创业板企业准备转板至中小企业板。

“对于已终止上市的拟上市企业,如果还有意留在资本市场的话,‘新三板’无疑是一个可供选择的去向。不过,鉴于‘新三板’要求信息披露公开、相关财务数据也要透明的规则,最终去向如何还是取决于企业的意愿强烈与否。”该券商投行负责人表示。

对此,多位业内人士表示赞同,“可以尝试‘新三板’这条路,待市场稳定、机制成熟后再转战A股也未尝不可”。而此前,在谈及“新三板”挂牌企业如何转入 沪深交易所的主板、创业板时,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司总经理谢庚曾回应称,“新三板”符合条件的挂牌企业可以通过介绍上市的方式登陆沪深股票市场。

“这也意味着今后除了公开发行并上市,企业取得上市公司地位还将拥有一条更市场化的途径。”一位券商投行负责人如此解读。

不过,清科研究中心对拟上市企业转战“新三板”持谨慎态度:“全国股转系统虽已引入做市商制度,但是中介机构的准备过程以及市场的活跃都需假以时日,因此年内通过全国股转系统分流排队IPO企业的办法不容乐观,更多企业仍愿意选择继续耐心等待IPO重启。”

[责任编辑:微笑彩虹]

网友评论:

已有0条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