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正文
- 我要评论(0)
“四面”纠结 A股或陷2600点持久战
来源: 中国证券报 作者: 魏静 2011-08-18 09:40当上证综指重新回到2600点的行情“原点”之时,外围“脸色”已不那么重要,其自身的“资质”才是决定2600点能否突围的关键,A股“上台阶”恐需边走边看。
就经济基本面而言,欧美债务危机的发酵,无疑会拖累欧美经济体的复苏步伐,从而加大下半年我国的出口压力。政策层面,尽管三年期央票的重启,令“提准”预期继续弱化,但加息的声音却已悄然升温,短期政策面还很难看到放松迹象。资金层面,虽然资金面最紧张的阶段已过去,但短期内还难出现宽松局面,资金利率高位徘徊或将成常态。从技术面来看,指数回到暴跌前的“原点”,即2600点平台,其实已经算完成了反弹的初步任务。接下来指数要突围,一定程度上需要成交量的配合,但持续萎缩的成交量,很难催生攻关行情。
本报记者 魏静
经济存隐忧 出口藏“炸弹”
今年以来,尽管有数次加息及“提准”,但国内经济始终保持较好态势。7月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再度给市场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大增14%,环比增长0.9%;7月出口月度规模刷新了6月刚创下的1619.7亿美元的历史纪录,同比更大增20.4%;被寄予厚望的消费则保持较为平稳的运行态势,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7.9%,不过增速却比上个月回落0.4个百分点。
至少到目前,国内经济依然维持着平稳运行态势。然而,表面繁荣的背后,部分经济隐忧也在逐渐浮出水面。
当前最大的隐忧,无非是欧美经济体复苏放缓可能导致下半年出口萎缩的风险。据统计,欧洲、日本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一直是拉动中国出口的主要力量。欧洲经济体的复苏进程顺利与否对国内出口影响极大。目前,虽然欧洲央行出手救市,压低了相关债券的收益率,从而暂时止住了欧债火山的爆发,但由于针对欧债问题,缺乏长期有效的解决机制,未来不排除欧债警报再度拉响的风险。这将加大欧洲经济体复苏的不确定性,因而中国的外需环境难免会恶化。在此逻辑下,下半年的出口形势确实堪忧。
除了出口这一“隐性炸弹”之外,三季度开始的去库存周期以及紧缩政策累积效应的释放,都会不同程度地对经济下行构成一定压力。7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当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7,逼近50%的荣枯分界线,环比回落0.2个百分点。近日,渣打银行更预测8月PMI可能会跌破50。总体而言,在原材料物价高企,以及持续紧缩导致的资金成本畸形攀高的当下,企业的生产意愿普遍较弱,去库存周期仍在持续中,未来不排除去库存幅度加深的可能,而这当然会加剧经济下行的风险。
加息待观察 紧缩难“收官”
本月上旬,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月CPI再度刷新本轮通胀峰值之际,市场一度猜测加息靴子会落地。然而,或许是欧美债务危机的突然发酵,客观上打乱了监管部门的调控步伐,加息还是只闻雷声不见雨点。就在市场暂时达成共识8月不会加息之时,一年期央票发行利率的意外上行,再度令加息预期浮出水面。
暂且不谈央票利率上行这一加息信号是否具备可信性。众所周知,今年以来,央行数次祭出加息利剑,都旨在压低通胀水平。某种程度上说,7月CPI创出本轮通胀新高,反倒是给市场以及管理层吃了一粒定心丸。毕竟,在8月初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跌且国内农产品价格小幅回落的背景下,8月CPI继续刷新新高的概率很小,7月CPI很可能就是本轮通胀的峰值。
既然7月CPI触顶概率较大,那么即便接下来CPI回落的幅度不明显,但在翘尾因素及新涨价因素均有所下降的背景下,通胀回落的趋势将进一步确立。而这无疑会令管理层放缓此前的紧缩步伐,换言之,政策将就此进入观察期。再加上,经济虽然下行幅度较小,但缓步下行的趋势还较为明确。在通胀回落态势基本确立的背景下,管理层再次祭出加息利器的必要性已不大,毕竟此时加息对经济的误伤可能会更大。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进入观察期,不代表紧缩政策的终结。尽管下半年通胀回落的趋势确立,但回落的幅度可能会较小,未来不排除会出现通胀高位徘徊的局面。在此背景下,紧缩政策肯定不会出现放松。
资金偏紧张 A股恐“缺钱”
7月以来,一度如脱缰野马的资金利率终于出现大幅回落,资金面也随之度过了最紧张的时刻。截至本月17日,SHIBOR隔夜、SHIBOR一周、SHIBOR两周、SHIBOR一月及SHIBOR三月利率分别收报2.9992%、3.2167%、3.2736%、4.8861%及5.4443%。这其中短期利率品种较此前9%以上的高位确实出现了很大幅度的回落,但整体而言,在经历了初期的回落之后,目前中短端利率品种均维持于年内的一个相对高位运行。而这或说明三季度资金面难以出现超预期的宽松局面,可能只是从过紧逐步过渡到偏中性的状态。
资金利率在相对高位徘徊,表明流动性仍处于偏紧状态,市场依然“缺钱”。事实上,央行在公开市场上的操作,也进一步证实了当前资金面仍处于较为偏紧的状态。截至上周,央行已连续四周在公开市场上实现净投放,以缓解资金的紧张局面。本周及未来一段时间,由于到期资金量都不大,预计央行仍可能会延续小幅净投放的态势,而这正好从侧面说明短期市场仍“缺钱”。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RQFII有望投资境内证券市场的消息,或多或少会对市场资金面形成一定利好。但鉴于境外人民币的规模十分有限,且投资渠道也不仅限于A股市场,预计其对资金面乃至A股市场的影响会比较有限。
量能仍萎缩 行情返“原点”
海外因素的淡化,令A股顺藤摸瓜回到行情的“原点”2600点关口,但成交量的持续萎缩,却令2600点的攻关战不得不陷入僵局。
理论上,由外围冲击所构成的“失地”,目前已悉数收回。也就是说,A股此轮超跌反弹的初步任务已宣告完成。从当前市场的特征来看,前期的大消费概念等强势股悉数回调;而根据历史经验,强势股的补跌,多数代表着一轮跌市的尾声。究竟此次强势股补跌,是发出一轮跌市终结的指令,还是新一轮跌市的开启,仍有待验证。
从市场的四大内生因素来看,当前影响市场运行的关键因素,可能更多在于经济及政策面的变化。目前经济下行的风险依然存在,由此产生的担忧情绪可能会升级。事实上,一旦未来经济数据显示经济下行风险超预期,则市场再度向下寻底的概率将较大。不过,就目前而言,这种风险还处于观察中,可能会对市场上行构成压制,但不一定会推动大盘立刻选择向下寻底。政策层面,短期应该还处于观察期,监管部门不会贸然祭出加息利器。在这一背景下,当前的政策情况对市场也不会产生直接的向下压力。
综合来看,大盘陷入2600点持久战的可能性较大。
[责任编辑:莫莫]
- 上一篇:机构二季度密集调研消费股
- 下一篇:股东密集增持暗藏多重玄机
- 巨亏138亿:乐视网当定A股亏损王 审计机构拒发表意见 (2018-04-27)
- 市场调整仍未结束 A股短期难有持续性反弹行情 (2018-04-27)
- 千亿元级外资跃跃欲试 “鲶鱼效应”激发A股 (2018-04-27)
- A股有望迎来一轮修复性行情 五月市场机会或大于风险 (2018-04-26)
- 国产替代机遇期 A股多视角演绎主题投资 (2018-04-26)
- 雨后初晴 A股还有哪些弹药 (2018-04-25)
- 期指正常化助机构入市 A股触底反弹拉出大阳 (2018-04-25)
- 高层罕见定调成A股及时雨 报复性长阳是底部反转先兆? (2018-04-25)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