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股票 > 主力动态 > 正文

90家公司进证监会IPO黑名单 将抽查已上市保荐项目

来源: 东方早报  2011-04-22 10:01

  新股密集发行过程中,不断暴露出拟上市企业“粉饰”申报材料等问题。

  证监会再念新股发行“紧箍咒”,指责保荐人“只荐不保”

  早报记者 忻尚伦

  新股密集发行过程中,不断暴露出拟上市企业“粉饰”申报材料等问题,这一现象已引起中国证监会的高度关注。消息人士透露,中国证监会日前召集国内投行保荐人培训,会上多位证监会官员明确表示,今后的新股发行监管层将向保荐人念“紧箍咒”——不仅要求发审会上的所有问题需要保荐人作出回答,且IPO公司上市后如果出现信息披露违规,保荐人也同样要担责。

  据参会人士透露,证监会官员还在培训会上透露,目前证监会已将90家拟上市公司列入黑名单,其中50家企业因IPO材料造假被迫撤回申请,另外40家企业则因申报材料造假在IPO过会时被否。

  保荐人信用

  与IPO审批挂钩

  据投行人士透露,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副主任刘春旭在保荐人培训会上称,今年证监会将进一步加强对保荐机构和保荐人的考核。上市公司的IPO材料在上交给预审员并进行打分后,还将统一交给发行监管部审核五处(审核五处)进行考核。

  中国证监会发审委审核五处由发行监管处改制而来,负责的是对保荐人和保荐机构的考核。

  这也意味着,今后一旦上市企业出问题,证监会将对保荐人问责。同时,证监会将根据新股发行企业的问核情况评价结果,并以此为依据给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打分”评级。

  “今年证监会进行IPO审核,将按照中介机构的信用等级实行差别化审核。”一投行人士向早报记者表示,对出现问题的机构、人员再报项目的审核进度将会放缓。

  证监会念起的新股发行“紧箍咒”,或许让那些未尽到勤勉职责的保荐人比较头痛。因为今后证监会在召开IPO审核见面中,全过程将要求保荐人来回答问题。

  在此之前,行业内普遍存在保荐人“只签字不做事”的情况。“一般一家公司上市的各种资料,保荐人很少有介入其中。全部由公司内的其他项目组普通工作成员来完成。”一国内大型投行的普通员工说道,“往往保荐人对签字的IPO公司的基础财务数据、公司改制情况都不会很了解。”

  证监会今年4月6日下发了《关于保荐项目重要事项尽职调查情况问核表》。“这次证监会明确了,不仅新报项目要加入问核程序,对目前已在审核中的项目也要补该程序。”

  监管将抽查

  已上市的保荐项目

  对于证监会启动的上述“问核程序”,证券业内仍有质疑,市场人士担心仅靠前端程序收紧,还不足以让保荐人恪尽职守。

  一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就直陈,在完成上市后,基本就见不到保荐人了。“比如今年初,我们要召开股东大会审核一项并购事宜,但是基本就联系不上保荐人,都是他们公司的其他投行人员在做。”

  正因如此,目前A股市场普遍存在保荐人“只荐不保”的情况。而企业完成上市后,出现业绩迅速变脸、信披违规等问题,保荐人也无需担责。

  “但日前证监会人士明确表示,上市公司若出现信披违规,保荐人需承担责任。”上述投行人士说道。

  据悉,IPO发行审核完成后,证监会还会对项目底稿进行抽查,且事先不会通知。“那就是说,保荐人如果在见面会之前突击补课,那么也必须在公司上市后继续补习。”

  一南方券商投行负责人表示,从目前监管情况看,底稿抽查的范围不仅是新上项目,“对前两年过会的IPO项目可能也会进行‘扫荡’。”他预计,创业板会是重点抽查的对象。据悉,证监会将针对三类情况,对保荐人进行严肃处理——未参与尽职调查、信披不到位以及持有发行人股票。

  “如果严格执行的话,此次对保荐人开展的问责确实比较严厉。”上述投行部负责人说道,“我们业内普遍承认,这次‘严打’的导火索就是胜景山河事件。”胜景山河是一家湖南的黄酒企业,上市前夜被媒体报道揭露涉嫌虚增销售收入。今年4月份,证监会对该公司进行了首发会后的事项审核,虽然否认了舆论的质疑,但否决了其二次上会。同日,证监会还表示,将进一步调查保荐方等中介机构的尽职调查情况,并据调查结果做出处理。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朱从玖于本月15日曾表示,胜景山河IPO存在的问题,准确讲是有重大遗漏,后续调查再决定是否采取进一步措施。

[责任编辑:莫莫]

网友评论:

已有0条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