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股票 > 上市公司 > 正文

华谊嘉信自称本土最大疑注水 股权涉嫌借道私募

来源: 北京商报  2010-10-25 15:01

  “本土最大的线下营销服务供应商。”这是华谊嘉信在招股说明书中的自我评价,用通俗的话说,华谊嘉信是一家公关公司。

  事实上,华谊嘉信也是创业板第一家被暂缓上市的公司,虽后来二度闯关成功,但一直以来公司的经营管理和股权问题都遭受诟病,而其上市前夜被举报涉嫌PE腐败也同样让市场感觉并非空穴来风。

  自称最大却不及同行

  从华谊嘉信今日公布的2010年第三季度财报来看,公司第三季度收入为1.32亿元,净利润为522.24万元,同比增长29.25%;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81亿元,净利润为2148.22万元。

  虽然净利润保持了一定幅度的增长,但这一业绩是否能支持其成为“本土最大线下营销服务供应商”呢?让我们来看看另一家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关公司蓝色光标。蓝色光标今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23亿元,净利润为5536.95万元。

  此外,财务数据中销售毛利率也说明了一定的问题。华谊嘉信过往3年的销售毛利率平均在15%-17%之间,而蓝色光标的销售毛利率却都在50%以上。

  “同样的行业,差不多的营业收入,但蓝色光标的净利润和销售毛利率都远远超过华谊嘉信。”一位券商分析师表示,对比之下可以看出,华谊嘉信的盈利能力确实有待提高,而其自封“本土最大”的名号,也着实有注水的嫌疑。

  招股说明书数据成疑

  华谊嘉信本应该是创业板第一批上市的企业,但最终却被等待了半年才成功上市,而其前后两次公布的招股说明书却出现了打架的情况。

  华谊嘉信在去年9月披露的招股说明书中描述“本公司拥有约7000名长期稳定的销售人员,在IT、通信、快速消费品等行业具有丰富的产品推广经验”。可到了今年3月30日,该公司披露的招股意向书,对这一表述却出现了变化。新的措辞是:“本公司拥有5000多名长期稳定的销售人员。”两处不同的表述同样位于“发行人核心竞争优势”的部分。所谓的“长期稳定”的销售人员在半年就缩水2000人,如此前后矛盾的表述确实耐人寻味。

  即使根据其后来表述的5000名“长期稳定”的销售人员计算,公司前三季度销售人员每人月均贡献利润仅为477.38元,而根据今年7月1日发布的最新规定,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为每月960元。这样的数据确实让人怀疑,究竟是事实如此,还是当中某些数据并不那么真实。

  股权问题涉嫌借道私募

  去年10月底,28家公司集体亮相创业板开板仪式,首批过会的公司中惟一落单的华谊嘉信正接受有关部门的讯问盘查,而盘查的原因是因为一封举报信。

  “当时,举报中最震撼的是包括有关股份代持及保荐人秘密参股的问题。”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事发后保荐机构西南证券和华谊嘉信均表示绝无此事,经数月调查,有关部门也最终没有认可举报信中的内容。

  但空穴不来风,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上市申请前夜发生了一次神秘的突击增资扩股。2009年6月16日,公司递交上市申请书前几天,自然人宁智平、李保良、谷博突击向华谊嘉信进行现金增资。以4.21元/股分别获得2139872股、1426582股、1188818股。按上周五收盘价计算,收益超过7倍。

  不仅如此,公司第三大股东是一家名为北京博信智创投资的私募公司,而根据当时的举报信,这家私募就是为保荐机构带出股份的“皮包公司”。

  “其实现在业内最流行的做法就是借道私募。”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因私募和该股权实际持有人以及保荐机构之间找不到任何瓜葛,所有协议都是私下达成,甚至都没有文本,监管部门很难查到东西。”

  商报记者 张陵洋

[责任编辑:莫莫]

网友评论:

已有0条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