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股票 > 港股 > 正文

中海油海外扩张辟新径:700亿美元下单澳天然气

2010-03-25 11:00

在本月13日宣布了对Bridas的收购之后,中海油又在澳洲再次出手。

3月24日下午,围绕着一笔以液化天然气贸易为核心的大单,中海油总经理傅成玉与英国天然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弗兰克·查普曼在北京签署了相关合作协议。

记者了解到,除液化天然气的购销外,该协议还包括煤层气开发、天然气液化处理、造船、运输等,其交易金额将刷新中国公司国际合作的投资纪录。

RBS Morgans驻墨尔本分析师NikBurns为此合同估值700亿美元,傅成玉对此亦表示认同。“合同规模总体很大,目前大家不会把它算得特别精确,但应该在这个范围内。”

对中海油而言,凭借着这笔大单,中海油将在澳洲建立起液化天然气整个产业链的全方位合作体系,这意味着其海外扩张再次迈出了一大步。在2005年收购优尼科失败后,中海油拓展海外业务的成绩要逊色于中石油和中石化,直到11天前收购Bridas才再次回到了舞台中央的聚光灯下。

大交易

“这不是一个项目——43个不同的小协议的签署,组成一个大的协议。其中柯蒂斯液化天然气项目将在2013年2014年投产。”英国约克公爵安德鲁王子指出。

记者了解到,此次液化天然气购销及澳洲柯蒂斯液化天然气项目的有关协议主要包括:中海油将每年从英国天然气集团采购360万吨液化天然气,为期20年。协议将在中澳两国政府批准后和2010年项目最终投资决策后生效;中海油将获得煤层气资源储量权益的5%、第一条生产线10%的权益;双方将共同组建船东公司,在中国建造两条液化天然气运输船。

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以煤层气为原料的液化天然气项目,也是澳大利亚迄今最大单一买家的液化天然气协议之一,标志着以煤层气为原料的液化天然气将首次销往全球最有潜力的中国市场。

对于此次交易中的液化气具体价格,中海油和英国天然气集团并未对外公布。

但英国天然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弗兰克·查普曼表示,此前曾有人估算交易中的天然气购销协议价值400亿美元,这算是比较准确的预测。

通过这笔大单,中海油在LNG方面的领先优势得到了进一步巩固。截至目前,中海油已签订液化天然气长期供应合同总量达3.2亿吨。

“10多年前,我们率先开发了液化气市场,引领了先机。今年,中海油将向中国市场引进超过800万吨的液化气,相当于1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在将来20年中,柯蒂斯项目每年供应360万吨液化天然气(相当于50亿方)。而未来25年,我们已经签订了每年1600万吨的液化天然气进口合同,这个量意味着未来20年通过液化天然气的消费减少9亿多吨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傅成玉说。

傅成玉表示,中国海油将继续本着“合作、发展、共赢”的理念,寻求并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公司的产业结构将逐步实现从单一的传统油气产业向“多元、低碳、集成”的产业体系转化,形成多元发展,清洁低碳,综合集成的新型能源产业结构。

海外战略转型

这笔大单的签订加上此前对Bridas的收购,让中海油今年的国际合作早早就取得了醒目的成绩。

事实上,以2005年收购优尼科事件为标志,中海油凶猛的海外扩张风格曾经让世人惊叹。据傅成玉介绍,在近30年,中海油与数十家国家石油公司和国际公司,在全球数十个国家开展作业,进行贸易与合作。

但在折戟优尼科之后,中海油近些年让人印象深刻的大并购却并不多,一些已经曝光的交易部分均以不了了之而告终。

在过去的一年,中海油惟一值得一提的海外并购,就是以1亿美元左右收购了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在美国墨西哥湾的少量勘探区块权益。

这甚至让中海油的一些员工对傅成玉产生了疑虑。有媒体报道称,一位中海油的管理人员私下猜测傅成玉是否已不能再承受一次高调失败的压力。

但在不知不觉中,傅成玉率领的中海油却完成对海外扩张思路的调整。

事实上,并购优尼科的搁浅,让傅成玉这几年对海外并购有了新的思考。他在去年年底表示,中海油收购公司的动作放慢了,但是买资产、与人合作的动作加快了。“不买公司买资产”成为其强调的重点。

作为这种观点的注脚,去年11月18日,中海油与澳大利亚Altona Energy Plc共同成立新公司开发澳78亿吨的煤炭资源,而中海油拥有该公司在澳洲业务51%的开采权。

其实,中国公司前些年的海外扩张思路早已在外界引发争议。

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大中华区资深投资专员王恒岩就认为,“中国公司在海外投资,虽然数目不多,但动作比较大。从一开始寥寥无几到突然变得量很大,造成很多人不太适应。尤其是中国公司到海外收购往往要求控股,造成外资公司的反感,很多公司更习惯从5%或10%股权合作开始,然后逐渐加深合作的方式。”

能源合作新模式

此次合作被中国、英国和澳洲三方视为三方合作的典范。

“这个项目实现了产业链的全方面合作,为国际市场树立了标杆。中国将更多参与到国际天然气市场中,以满足国内需求。”国际能源局副局长刘琦称,“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未来的需求量还将保持较快增长的势头”。

据悉,就在2009年我国进口了580万吨液化天然气,增长率达67%。

而英国和澳洲也为能进一步打开庞大的中国市场而感到满意。

澳大利亚联邦资源及能源部长弗格森表示,澳洲是世界第三大液化气的出口国,正致力于成为世界第二大液化气出口国。这个项目将促进澳洲东海岸天然气的开发,尤其是对昆士兰的开发——那里资源非常丰富,这个项目能给两国在未来几十年带来巨大财富,对澳洲企业也是重大的机遇,能借中海油到中国寻找商机。

据介绍,2009年,中国有200亿美元投资到澳洲的能源项目。

“此次合作创新了中澳双方的能源合作方式,拓宽了合作领域。”傅成玉说。但采用类似的商业模式开发澳洲煤层气的不只是中海油和英国天然气集团。

就在前天,壳牌和中石油联合宣布双方的合资公司CSCSG(Australia)Pty Ltd将以35亿澳元的价格收购Arrow公司所有股份。这意味着双方将在澳洲建立起从煤层气开发到液化的生产基地,为澳洲煤层气的商业化奠定了基础。

王恒岩对此并不感到奇怪。他表示,近期中澳商业合作有从铁矿石等资源变为以能源为主的趋势。

“和铁矿石不同,中澳之间的能源贸易已经进行了很多年。除了能源开发,澳方也希望中国公司考虑更多深加工项目,例如煤层气制LNG、煤化工等。毕竟中国公司在煤化工等方面也拥有一些技术优势。”王恒岩说,“这将让中国和澳洲的能源合作走向深化——从贸易出手,向产业链深层次延伸。”

“中国和澳洲的能源合作很有前途。可以看到将来有很多的合作机会,而目前双方已经建立了很多合作的途径,澳洲可以提供可靠的清洁能源,同时他们正在建设很多的新的能源供应能力。当这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中国和澳洲的合作就会更加紧密。”弗兰克·查普曼也说。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