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股票 > 市场研究 > 正文

券商三年融资超过千亿元 过量资本遭遇使用困境

2009-11-10 09:32

华观发

11月8日晚间,招商证券发布公告,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价区间定为26.00元/股-31.00元/股,将于11月10日(周二)实施网上、网下申购。以发行数量不超过3.6亿股及发行价格区间上限31元/股计算,招商证券本次募集资金将有望达到111.6亿,超越光大证券的109.616亿元。

“过程曲折,但结果完美。”11月9日,接近招商证券高层的一位权威人士与本报记者交流时指出。但对于力争要在未来五年内成为国内最有竞争力的全能型券商的招商证券来说,“结果”显然还远未完美。

过去数年来,对于多数已经完成巨额融资的上市券商来说,如何利用手上拥有的大量现金完成公司战略转型,并给投资者创造更为丰厚的回报,正在成为一个越来越棘手的难题。

最新披露的中信证券海通证券三季报显示,两家公司的账面上,正在形成越来越多的自有资金,央票、债券、创设权证抵押资产、债券做市商占款、一级市场申购等低收益渠道正无奈成为两家公司百亿闲置资金的使用去向。

获得巨额融资后,招商证券会打破这一魔咒吗?

3年千亿融资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自2004年券商综合治理正式启动以来,面对以净资本为纲的券业监管体系,一场声势浩大的券业融资大赛就此拉开帷幕。

2006年6月,中信证券向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中国人寿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定向增发5亿A股,募集资金46.45亿元。

自此以后,至今总共有10起券商融资案发生,方式包括非公开定向增发、公开增发、IPO和配股。

万得资讯统计显示,包括招商证券在内,11家上市券商中9家上市券商正在或完成了融资行动,3年来,加上即将完成IPO的招商证券,5家券商已募集资金874.5亿元,加上正在进行过程中的4家券商,9家券商的募集资金总额已达1095.45亿元。

与此同时,面对借壳上市大门的关闭,华泰证券、国信证券、山西证券、西部证券、红塔证券等券商目前已经申报IPO材料,正在等待过会。

拖累业绩表现

一边是巨额融资,一边却是巨额自有资金无处可用。

中信证券今年三季报显示,截至2009年9月30日,中信证券拥有自有资金395亿元,比2008年末的244亿元,一举增加151亿元。

中信证券表示,公司的募集资金已全部用于补充公司营运资金,截至2007年9月30日,相关募集资金全部成为公司经营所需的周转资金,投资于央票、债券、创设权证抵押资产、债券做市商占款、一级市场申购等。

实际上,自2006年6月,公司完成非公开定向增发以来,中信证券的自有资金一直在呈增多趋势。

无独有偶。作为过去3年在资本市场上融资第二大的券商,海通证券三季报显示,公司拥有自有资金268亿元,与2008年末的262.9亿元相比,同样出现了增加趋势。

“从两家公司账面上拥有如此多自有资金来看,实际上,无论是中信还是海通,两家公司并不缺钱。从两家公司目前闲置资金已远远超过募集资金情况看,即使没有这些募集资金,两家公司过去三年同样会活得很好,并且ROE会更高。”持有中信证券数年之久的一位烟台地区投资者向本报记者指出,近年来,尽管中信证券净利润一直呈上升趋势,但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却持续徘徊不前。

该投资者指出,近年来,针对中信证券账面上长期存在巨额自有资金的问题,投资者已经屡次通过股东表达意见,希望管理层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能够加大自营投资,争取公司资产收益率的最大化。

券商巨额融资后,面临的过量资本的使用困境问题早已是业界公开的秘密。

就在国元证券百亿元增发前,中银国际分析师张戬就在自己出具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国元证券增发成功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公司恐将面临过量资本的使用困境。“国元证券目前持有现金35.5亿元,增发后将持有超过130亿元的现金。过量资本的使用效率将成为未来公司估值水平的最大压力。”

国元证券三季报显示,增发前,公司净资产为52.55亿元,净利润7.82亿元,前三季度净资产收益率约为15%;增发后,国元证券净资产猛增至150亿元,净资产收益率因此下降至5%,整整下降10个百分点。

同样的情况出现在2007年11月,上证指数位于5000点高位。海通证券以每股35.88元(除权后约每股17.91元)的高价向7名机构投资者定向增发7.245亿股,融资近260亿元用于补充资本金。但一年以后直到海通证券发布2008年年报时,海通证券自有银行存款仍然高达262.87亿元。

“260亿元募集资金基本还处于闲置状态,不但没有给海通证券带来更多的利润,反而因此拖累了海通证券净资产收益率。”东海证券陶正傲认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