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正文
- 我要评论(0)
A股逾千家公司年内买理财产品 累计金额达1.11万亿元
来源: 证券日报 2017-10-10 10:31■本报记者 夏 芳
彼时,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行为被称为“不务正业”,如今,A股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成为常态,且“越来越痴迷”。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Choice统计显示,截至10月9日,年内沪深两市共有1142家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而去年全年A股购买理财产品的 上市公司仅有772家。另外,从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来看,年内购买理财产品累计金额达到1.11万亿元,而去年全年仅7712.56亿元。
从上述数据可见,截至目前,A股购买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不仅数量上明显多于去年全年,而金额也多了3400多亿元。
万亿元资金购买理财产品
根据统计显示,1142家购买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中,有8家公司累计理财金额超过百亿元,它们分别是中国神华、温氏股份、新湖中宝、五矿资本、中国动力、必康股份、东方明珠和长生生物,年内累计理财金额分别为310亿元、197.71亿元、174.8亿元、150亿元、130亿元、116.89亿元、114.3亿元、100.19亿元。
另外,有309家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累计超过10亿元,其中三一重工和珠江啤酒两家公司年内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累计分别为95.33亿元和90.32亿元。购买理财产品在亿元级别的有624家。
根据上市公司发布的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来源,有的公司使用的是自有资金,有的则是使用募集资金来购买理财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上市公司对理财的热衷可以从用次数来量化。根据Choice数据统计显示,剔除以恒生电子(年内理财次数合计195次)外,目前累计购买理财产品次数最多的当属杰克股份,年内累计购买理财产品次数为120次,累计理财金额39.95亿元,其中到期实现收益为1724.89万元。
而根据统计显示,近年来热衷购买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资金规模也越来越大。对于动用大量资金购买理财产品,上市公司都给出了合理的理由。
有的公司表示,购买理财产品是为提高公司资金使用效率,合理利用自有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短期富余自有资金的作用,在不影响正常经营及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公司拟使用自有闲置资金购买低风险理财产品。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上市公司利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给股东带来效益,把价值最大化固然好,但如果抛弃主业,过度依赖投资买理产品的行为不可取。
不乏募集资金投资理财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在购买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大军中,以募集资金用来购买理财产品的比例较高,而吸引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则是看中了银行给出的承诺。
据了解,作为稳健理财渠道,动辄5%以上的年化收益的银行理财产品赢得了上市公司对其偏爱,上市公司购买的理财产品均是保证收益型或保本浮动收益型的产品。
而上市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平台可以进行融资,而这部分资金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用于项目建设上。在百亿元投资理财产品的公司中,五矿资本、中国动力、必康股份和东方明珠就是使用募集资金来购买理财产品。
另外,根据Choice数据统计显示,珠江啤酒年内累计39次购买理财产品,累计理财金额90.3亿元,而根据公司发布的公告显示,其募集43亿元资金后,截至目前该笔募集资金主要用于购买短期理财产品上。
对于上市公司热衷于投资理财产品一事,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示,利用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是一种回报更高的现金 管理模式,是对股东的资金更负责任的选择,而一些募集资金在使用中存在一定周期、不会一下子全花出去,所以不能将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一棒子打死,而要看 上市公司是否为自有资金和募集资金的使用和投资项目进行更有效的管理,如果上市公司在随意滥用自有资金或是随意募投立项,那么问题就很大。
[责任编辑:曾真真]
- A股能否再迎探底大反击? (2018-05-03)
- 节后A股开局沉闷 医药股一枝独秀 (2018-05-03)
- 4月北向资金逆市斥巨资近400亿扫货A股 (2018-05-02)
- A股三大利好接踵而至 市场热点变阵积极因素汇聚 (2018-05-02)
- 港股大涨或为A股回暖注入动力 (2018-05-02)
- 2017年A股年报十宗最:最赚钱工行 最败家乐视 (2018-04-28)
- 局部虽企稳 A股弱势格局未变 (2018-04-28)
- A股行情仍有望在偏积极的氛围中展开 (2018-04-28)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