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股票 > 市场研究 > 正文

A股市场热衷炒作概念恶习 投资者应以 “徐翔案”为戒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2017-06-09 10:50

“徐翔案”至今已一年有余,每一次新进展都能引发广泛关注,这一次案件细节的披露也不例外。

6月7日晚,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徐翔 案纪律处分决定书并披露徐翔案细节,主要内容是,徐翔实际控制了139个证券账户,涉及76个自然人和1个合伙企业,2010年至2015年单独或伙同他 人,先后与13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或者实际控制人合谋操纵上述公司的股票交易,实际非法获利93.38亿元。

如果从具体细节角度看,徐翔的获利手法,无一不印证了A股市场一直以来备受诟病的乱象。其中与上市公司合谋操纵股价,乃其主要手法。

合谋操纵股价手法之一是,由上市公司董事长或实际控制人择机发布利好或引入热门概念,徐翔则利用产品或借道“马甲”在二级市场拉升股价,协助上市公司高管或大股东在大宗交易市 场高位减持套现,随后在二级市场全部抛售。双方还约定减持底价以及高出底价部分的分成(多为五五或者四六分成)。所谓利好消息包括“高送转”、“业绩预 增”等;热点题材包括“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石墨烯”、“手机游戏”、“在线教育”、“机器人”、“PPP”、“上市公司+PE”、“泽熙产品举牌” 等。

很明显,徐翔这一手法正好迎合了A股市场热衷炒作概念的恶习。曾几何时,题材炒作、热点追击成为了A股投资者奉若圭臬的盈利之法, 而监管层倡导和国际通行的价值投资,则被多数A股投资者,尤其是个人投资者嗤之以鼻。徐翔作为A股最大的“庄家”,获利法宝之一即是操纵概念炒作,毋庸置 疑,徐翔获利的背后,是不少参与投机的中小股民的亏损。

另一种合谋操纵股价手法是,徐翔通过旗下产品或以“马甲”名义参与上市公司定增,随后徐翔拉升股价并在高位抛售,彼时徐翔和上市公司合谋发布的利好消息包括“高送转”等,引入的热点题材包括“影视文化”、“互联网金融”等。

这一手法则迎合了博重组、赌定增和炒壳等乱象。在A股市场,一家上市公司停牌后发布定增公告,不论购买的资产是否优质,溢价有多高,只要涉及热点题材, 绝大多数在复牌后都会受到追捧,股价水涨船高,投资者前仆后继。而徐翔案无疑是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当投资者纷纷高位接盘,正是他们出逃之时,且这些公司 到最后往往是一地鸡毛。

甚至,徐翔与上市公司高管或大股东构建了“利益共同体”,能够左右上市公司高管的任职。据徐翔在判决书中的证言,其与X公司董事长吴某见面,建议吴某辞去董事长职务以多减持股票。试问在这种情况下,奉行投机的A股股民,又有多少能避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结局。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5年11月被抓之前,徐翔一直被称作A股市场不折不扣的“王者”和“枭雄”。他发迹于宁波一家营业部,从一名游资、操盘手,到 20年后管理的资金规模突破100亿元,一直为广大股民所追崇。事实证明,正是因为股民的盲目,才造就了徐翔的“辉煌”。如今,徐翔被判入狱、罚金,广大 投资者也应反求诸己。

可以说,徐翔不是第一个“典型”,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从当年唐万新的德隆系到现在的徐翔,20多年过去,中国的资 本市场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于投资者而言,把股市当赌场,寄望投机获利并非正道,反倒给了徐翔之流可乘之机;而对于监管者而言,在抓典型的同时,更为重要 的是建立一个规范、法治的市场。

[责任编辑:曾真真]

网友评论:

已有0条评论

用户名: 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