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正文
- 我要评论(0)
“高送转+减持”套路变“毒药”
来源: 中国证券网 2017-03-20 10:45“高送转+减持”套路遭遇抵制
上周,A股市场颇为吸睛的一起事件是,长期以来的基金前50大重仓股网宿科技,因为业绩下滑预期下的“高送转+减持”套路,遭遇投资者“用脚投票”,股价在预案公布后大幅下挫。
3月13日晚间,网宿科技公告显 示,2016年全年净利润12.5亿元,同比增长50%,但预告今年一季度业绩将下滑0-30%。同时,公司审议通过了《关于2016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 议案》,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5元人民币(含税),同时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20股。此外,公司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 制人陈宝珍和董事储敏健将在6个月内,计划通过大宗交易分别减持不超过500万股和225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比例不超过0.62%和0.28%。
在业绩下滑的压力下,网宿科技的“高送转+减持”方案最终演变成了股价毒药:3月14日,网宿科技股价低开低走,午后一度跌停,最终收盘跌 9.91%,收盘价报48.29元,成交额放出48亿元天量,成为两市成交额第一大股;换手率18.8%,也创出该股2010年11月以来换手率新高。3 月15日,股价继续下挫。
“业绩下降,大股东要减持,这个时候抛出的10送20方案意图太明显,有点图穷匕见的味道。”对此,一位市场人士分析说,如今市场对于“高送转”的免疫力越来越强。业绩好,高送转是股价上涨的催化剂;业绩不好,那高送转就是大利空。
而从当天网宿科技的龙虎榜数据看,机构果断斩仓。前五大卖出席位中,中金公司湖滨路营业部、三家机构以及深股通专用席位,合计卖出12亿元。
网宿科技的表现也引发了市场对于“高送转+减持”组合的警惕。Choice数据显示,截至3月19日,目前有117家上市公司推出了高送转预案,山东华鹏、润欣科技、和邦生物、新力金融、瑞和股份、北信源、凯龙股份、合力泰、金利科技、东方通、赢时胜、大晟文化、永利股份、利欧股份、音飞储存、中能电气、智光电气、天神娱乐、索菲亚等公司,都在推出送转方案的同时公告了大股东、董监高的减持计划。其中,网宿科技、索菲亚等均为基金前50大重仓股,合力泰则是基金去年四季度增持的前50大品种,而赢时胜、利欧股份、中文在线、凯撒文化、佳讯飞鸿、东华软件等公司均为基金持仓品种。
事实上,诸多公司在预案披露后,都遭遇股价下跌。其实,在网宿科技之前,已有“高送转+减持”被玩砸的先例。如赢时胜1月12日推出“高送转+ 减持”方案时,也曾经遭遇市场的抵制,1月13日、14日连续两个交易日股价几近跌停。而中文在线、凯撒文化、利欧股份等公司预案披露之后的跌幅均在 15%以上。
机构紧盯产业资本动向
往年A股市场一直存在炒作“高送转”的氛围,即虽然高送转并不创造价值,但存在显著的高送转公告效应,上市公司高送转公告前后具有正向股价效应,产生正向累计超额收益。华泰证券统计显示,在月度收益上,3月年报“高送转”标的相对沪深300指数的相对超额收益最高,2013年至2015年平均3月份的超额收益达到6.63%。
但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中,情势显然正在发生巨大转变。随着投资者尤其是散户投资者的成熟度提升,“高送转”作为股价催化剂的作用被大大弱化,而一些高送转伴随股东减持计划的案例,更是直接产生了负面效应。
对此,不少基金经理都表示,落实在投资上,对于产业资本的动向需要加强关注。尤其是在产业资本减持继续保持活跃的背景下,机构与产业资本之间的博弈加大,需要将此作为一个重要的观察因子。
仍以网宿科技为例,其业绩大变脸早已有先兆,而大股东此前也在陆续减持。随着BAT对CDN(内容分发网络)市场的介入以及价格战的开打,使得 CDN市场的竞争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从而终结了网宿科技自2010年以来净利润一直保持增长的态势。而公司实际控制人陈宝珍在去年9月23日就曾减持 700万股,持股比例由2016年中期的18.91%下降到17.89%。去年四季度,网宿科技股价一路走低,成为公募基金减持的第一大股。根据天相统 计,重仓股中持有网宿科技的基金数目从107只下降至34只,持股数从7455万股下降至4236万股。不过,仍有富国低碳环保基金、兴全社会责任基金以及比尔及梅林达-盖茨基金会于去年四季度逆势增持。
对于高送转概念股,民族证券研究员黄博认为,自2016年以来,随着管理层制度建设的完善和市场投资风格的转换,高送转概念虽反复活跃但明显不具备持续性,甚至有些个股公 布送股预案时股价反而下跌。在当前市场环境和风格下,掘金高送转概念股需要仔细甄别,在众多高送转公司中“沙中淘金”。参与高送转投资,一定要充分研究公 司的经营业绩、成长性、每股收益等指标所综合体现的内在风险及投资价值,对上市公司“高送转”的真实目的进行分析,了解高送转背后是否有较好的经营业绩和 财务状况作为支撑,而不是单纯追求“高送转”行情,不注重公司实质,此类公司短线炒作之后往往留下“一地鸡毛”。
Choice数据显示,自高送转预案披露以来跌幅最深的当属新易盛,2016年12月1日公布高送转预案及大股东和董监高减持计划,12月5日 晚间,深交所向新易盛发布关注函,关注核心直指“高送转预案是否存在炒作股价并配合大股东及董监高减持的意图”,此后迄今,新易盛股价跌幅达到 35.6%。
“一要关注业绩持续性和估值匹配情况,二要关注减持的力度。如果是产业资本的大手笔减持甚至是清仓式减持,那显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上海一位投资总监表示,如果是较小规模的减持,并且公司业绩预期稳定,实则也影响不大。数据显示,合力泰、索菲亚等基金重仓股虽然也推出了“高送转+减持”组合,但在业绩利好消息的支撑下,在高送转预案披露后,公司股价仍有一定的表现。
“高送转”失效折射投资思维变化
在诸多价值投资者看来,高送转套路屡屡失效,某种意义上体现了A股市场投资者成熟度的提升。市场人士分析,高送转的失灵,一方面与监管层加大了对于高送转的监管关注力度有关,另一方面,随着A股市场更为开放,A股的投资逻辑和偏好也在逐渐与国际主流接轨。
近一年多来,沪深交易所一直明确关注到,部分上市公司在年报披露前后公布“高送转”方案,引起股价大幅波动。除少数确因增加股份流动性需要外, 多数“高送转”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无直接关联,也无法提升上市公司价值。从市场影响看,“高送转”不仅是概念股炒作的常见类型,也容易被信息合谋类市场操 纵借道藏身,负面影响需要高度关注。
为规范上市公司“高送转”的信息披露行为,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沪深交易所制定了“高送转”的公告格式,要求公司说明“高送转”与业绩 成长性的匹配性以及提议人、5%以上股东及董监高未来6个月的减持计划等,以让投资者充分知晓“高送转”公司是否具有业绩成长性,相关股东是否有减持计 划,从而对“高送转”作出合理判断和有效决策,而不是一味追求“高送转”行情。
除了明确“高送转”信披的基本要求外,交易所对送转比例较高、业绩增长与股本扩张不匹配、搭售减持计划、不当市值管理意图明显的,以问询函的形 式要求公司给出回复。充分利用“刨根问底”式监管,在严格执行信披指引的基础上,要求公司及股东明确披露是否出于维护股价考虑、是否为配合相关股东的减 持。此外,坚持“高送转”内幕交易每单必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将“高送转”股票纳入二级市场重点监控范围,聚焦虚假申报、拉抬打压、账户对倒等异常交易行为,及时采取警示和暂停交易等监管措施。
在监管加强的背景下,统计数据显示,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16年度进行高送转的公司同比均明显减少。
另一方面,不少基金经理也提及,随着沪港通、深港通的推进和深化,市场的投资思维方式正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投资者逐步对于企业价值的关注度 提升,而对于一些短期“噪音”式的信息免疫力增强。“高送转”其实就是一个例子,这种“数字游戏”并不能对公司有任何改变,只是A股过往历史中一种炒作惯 性的延续。在目前的行情中,价值风格占据主流,也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降温“高送转”的市场氛围。
与之关联的一点是,近期机构对于“A股港股化”和“港股A股化”的讨论较为活跃。对此,私募基金丰岭资本董事长金斌认为,按照目前的监管政策走下去,“A股港股化”的概率较大,而“港股A股化”的可能性很小。随着IPO的提速,A股市场一、二级市场间的套利机制趋于顺畅,此前A股那些基本面不佳但估值偏贵的标的自然会便宜下来。
[责任编辑:曾真真]
- 宝能再度减持万科A套现近27亿元 散户喊话:慢点卖! (2018-04-24)
- 险资重仓路线图:新增23只减持17只 险企巨头选什么股 (2018-04-23)
- 高送转被套上紧箍咒 2017年仅63只个股达标 (2018-04-08)
- 百家公司披露高送转预案 高送转行情拉开帷幕 (2018-03-12)
- 174份年度分配预案出炉 31只高送转股交易性机会凸显 (2018-03-08)
- 36股推高送转预案 最高每10股转18股 (2018-02-07)
- 北上资金流向呈现出新特点:减持部分大消费股 买入多只细分行业龙头股 (2018-01-31)
- 交易所平均每天10份问询函 高送转与重组最受关注 (2018-01-26)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