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正文
- 我要评论(0)
新华社再发两文关注IPO:让市场教训投机者
来源: 新华网 2014-01-16 09:30新股虚高不能指望限价 应让市场教训投机者
自12日晚间中国证监会紧急出台《关于加强新股发行监管的措施》后,新股定价虚高明显得到抑制,部分发行人高比例剔除了询价者的高报价。然而在人为限价 背后,有市场人士担心“按下葫芦起了瓢”,新股上市后或将遭遇爆炒。面对新股虚高的内在问题,专家提出既要完善新股发行各项制度,也需要让市场教训投机 者。
发行价骤降存隐患 老股东愁中签者乐
1月12日晚间,面对IPO重启以来新股发行价“虚高”问题,证监会紧急出台《关于加强新股发行监管的措施》,表示将对询价、报价等环节进行抽查,同时还几乎严格进行“限价”。在多位参与新股发行报价的机构人士看来,这种“限价”措施十分直接。
果然,在本周陆续公布发行价的14家拟上市公司中,9家公司的发行市盈率降至30倍以下,其中计划在主板上市的贵人鸟发行市盈率仅有12.89倍。
市场人士透露,发行人和承销商大比例剔除了询价者的高报价,才让发行价骤降。记者统计发现,在这14家公司中,众信旅游、汇金股份和扬杰科技都将90%以上的报价剔除,这使得市场中原先“报高价得”的传统变成了“报低价得”。
然而,这种压低发行价的做法可能存在隐患。IPO停滞前最后一只新股浙江世宝,发行价被压低至每股2.58元,但其在上市首日开盘价居然上涨至每股15.62元。多位参与新股报价的机构人士表示,如果创业板和中小板新股发行价被人为“限制”,上市后肯定会因为价差遭炒作,因为目前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平均市盈率高达33倍和58倍。
对于发行价骤降,获配新股的机构投资者和参与网上申购的“打新”者都笑逐颜开,这意味着他们以低价拿到的新股可能会在上市后暴涨,而部分进行老股减持的发行人股东却受到影响,其真金白银的套现数额将大打折扣。
新股虚高不意外 两传统因素推涨发行价
此前,证监会出台一系列新股发行改革措施,其中很大一部分内容都剑指新股高价发行,但为何IPO重启后新股虚高问题依然存在?对此,专家认为A股二级市场结构性泡沫和机构投资者投机等传统因素,使得新股依然虚高并不意外。
2013年以来,尽管大盘蓝筹股“跌跌不休”,但中国创业板市场大幅上涨,其涨幅在全球资本市场也数一数二。在此情况下,不少创业板高科技及文化传媒(行情 专区)行业股票股价飞涨。在遭遇去年底两轮调整后,创业板指数几乎再创新高,股票平均市盈率高达58倍,这种泡沫给新股滋生了高价发行的环境。
在此次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当中,二级市场股票平均市盈率成为新股定价的重要参照。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副主任尹中立认为,新股“虚高”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前股票二级市场的价格严重不合理,主要表现是小盘股的价格严重偏高。对于新兴行业的所谓成长股而言,当二级市场股票市盈率高达50倍时,发行新股就如同中了彩票,发行人发行股票的愿望就会很强烈。
市场人士指出,尽管证监会紧急出台政策,要求发行人严格参照二级市场股票平均市盈率定价,但如果二级市场泡沫不除,新股虚高恐难抑制。
除了二级市场的结构性泡沫,参与新股报价的机构投资者投机心理依然严重。根据深交所的统计,在此次IPO重启后,新股受到机构哄抢,半数新股的询价配售机构数量都超过了300家。
限价并非长久之计 让市场教训投机者
从证监会的市场化改革方向看,新股虚高不能指望长期限价,面对二级市场与一级市场、老股减持与新股发行等多对矛盾,业内人士表示这既需要完善新股发行的相关制度,也需要让市场教训新股利益各方中的投机者。
在此次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当中,证监会将更大的自主权交予发行人和承销商,但从定价、老股减持等问题多发环节看,发行人和承销商还未能实现与报价机构和投资者多方共赢。
虽然证监会紧急监管给政策打补丁,但限价等行为并非监管部门初衷。尹中立认为,让监管部门控制新股发行的节奏是不符合改革的目标和方向的,如果监管者重新干预新股发行的节奏,则意味着我们又回到老路上去了。
与此同时,新股发行纠偏还有赖于市场的理性回归。一方面,二级市场结构性泡沫仍需破除,才能够给新股发行带来良性基础;另一方面,市场对于高价发行的惩罚,将给投机者带来教训。
据业内人士介绍,美国股市中新股的破发比例约占三、四成,新股如果高价发行时必将出现股价下跌。在保护现有中小投资者的情况下,如果坚持市场化改革方 向,A股市场也将对那些恶意圈钱、高价发行的新股说不,届时发行人股东将无法减持套现,而参与“打新炒新”的投资者也将被套其中。
北京天相投顾公司董事长林义相认为,新股发行改革需要一个完善的过程,改革需要倾听和采纳市场的呼声,坚持一个完整的逻辑贯彻到底。
新华财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不能因挫折而停
如许多人所料,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一出台便遇到了一些问题,市场也由此产生了巨大的争议,改革再次被推到进退两难的十字路口。同样明确的是,无论面临怎样的困难,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脚步绝不能停,市场化的改革方向绝不能动摇。
自2012年年中新股发行暂停以来,监管层就一直在酝酿新一轮的发行体制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在此背景下,证监会全力贯彻市场化、法制化和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监管理念,推出了新一版的改革方案,也为不远的将来实施注册制进行制度准备。
当改革方案实施时遇到问题时,自然就引起截然不同的观点再度交锋:证监会是管得多了还是少了?紧急公告是涉嫌行政干预还是严格事中监管的必需之举?定价是否又重回了窗口指导时代?这次的改革是否存在设计缺陷?说法不同,各有道理。
透过这些纷繁复杂的声音和笼罩于改革前景上的迷雾,回顾过去这些年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可以确定一点: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市场化方向正确无误。
对于出现的问题,如果是改革方案缺陷所致,监管层应有自我纠正的气度和能力,以壮士断腕的气概自我否定及时做出调整,让方案更加贴近市场的实际,更具操作性。如果改革方案没有根本性问题,仅仅是存在一些漏洞,那就应该及时补漏,随时完善制度,稳定市场预期。
任何一项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无论是早前的股权分置改革还是前几次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资本市场的改革步伐总是伴随着争议而前行的。在面临挫折和舆论压力时,监管层保持定力最重要,这是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成功的重要保证。
[责任编辑:汤欣慧]
- 数千亿资金入局租赁市场 (2018-05-14)
- 黄金三周来首涨 市场关注中美下一桩大事 (2018-05-14)
- 军方将完善军品市场准入制:民企承担军品任务不再难 (2018-05-14)
- 廖英强“自买自吹”遭罚1.29亿幕后: 监管重拳整治市场“黑嘴” (2018-05-14)
- 文化艺术品市场:如何拥抱大众消费时代 (2018-05-11)
- 市场风格转化 超七成量化基金业绩告负 (2018-05-11)
- 该用什么指标计量市场情绪和风格? (2018-05-11)
- A股破净股数量超80只:市场见底信号是否已经出现 (2018-05-11)
已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