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正文
- 我要评论(0)
中威电子应收账款占总营收近50% 盈利依赖税政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王如晨 2011-07-26 10:24应收账款占总营收近50%
王如晨
继海康威视、大华股份(44.65,-1.05,-2.30%)、大立科技(46.88,-0.62,-1.31%)三家主营安防监控业务的杭州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后,22日,又有一家主营同类业务的公司杭州中威电子(下称“中威”)通过证监会首发审核,不久将登陆深圳创业板。
在中国高速公路监控视频传输市场,中威市场份额超过30%。不过,这个隐形冠军也有“成长的烦恼”。
在盈利能力方面,中威2010年的盈利为3449.5万元,其中来自国家的“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两项就贡献了24.45%,2008、2009年更是分别高达35.75%、32.38%。这很可能无法支撑其应收款回笼。
中威由原浙江工业大学副教授石旭刚创立于2000年。
2008年至2010年,中威营收分别为4172.4万元、5728.6万元、9546.18万元,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238.6万元、1811.2万元、3449.5万元。截至2010年底,中威在中国高速公路监控视频传输市场占有率超过30%。
不过,高速公路30%的市占率掩饰不住“一招鲜”的小企业形象。招股说明书显示,2010年,中国安防市场中,中威所在的视频监控传输系统市场规模大约125亿元。而2010年中威总营收仅9546万元,这意味着,其市占率仅0.76%。
除了高速公路,中威在另外两大关键细分市场并没发出更多声音。2010年,平安城市和智能交通视频监控传输市场容量为36.75亿元,中威该领域营收仅1972万元,市占率0.54%;2010年,金融系统视频监控传输市场容量约25.25亿元,中威该业务营收仅917.5万元,市占率仅0.36%,且连续两年下降。中威招股说明书承认,这与公司资源向高速公路市场倾斜有关。
事实上,杭州已上市的三大对手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大立科技,规模均比中威大。其中海康威视2010年营收达36.05亿元,为中威的30多倍。
不过,石旭刚表示,这几家公司都以录像机和板卡见长,而中威则是中间传输平台企业,与它们不构成直接竞争关系。
招股说明书显示,中威直接竞争对手为亚邦伟业、蛙视通信、武汉微创、诺龙实业、英飞拓(22.70,-0.28,-1.22%)。其中,蛙视通信市占率约1.5%,微创光电2008年市占率已达1.03%,同期规模均远大于中威。
作为资本市场新人,中威比已登陆资本市场的4家同类公司承受着更多资本压力。这由招股说明书中中威的应收款内容可以看出。
2008年至2010年,中威应收账款分别为 1095.2 万元、2407.7万元、4713万元,占当年营收比例的26.25%、42.03%、49.37%。其中,2010年,中威高速公路项目上应收款,占该业务总营收高达56.11%。
招股说明书中,它坦陈,这与高速公路监控视频传输项目特点有关,验收款、质保金收款周期较长。此外,这一业务一般上半年制定采购计划,经审查、立项、请购申请、招投标、合同签订后进行招标采购,一般销售旺季集中在下半年。2010年,中威下半年的营收占全年69.5%。
高额应收账款,对急需资金的中威来说,无疑是巨大威胁。从体现财务压力的主要指标“流动比率”(即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看,2010年,中威仅2.01倍,而同行大立科技为2.81倍,海康威视为6.69 倍,英飞拓则高达27.07倍。中威坦陈,这与同行们拥有融资渠道有关。
但中威盈利能力可能无法支撑这一局面。2010年,中威盈利3449.5万元,其中来自国家的“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两项就贡献了24.45%,2008、2009年更是分别高达35.75%、32.38%。
这一业务模式导致中威每年都要为应收账款进行计提坏账准备。不过,由于中国正处于高速公路建设热潮期,国家投资巨大,且在建设资金监管方面审查严格,截至目前,中威应收款余额主要集中于1年以内,坏账准备计提政策目前看未见明显风险。
[责任编辑:莫莫]
【相关链接】关于 中威电子 账款 总营收 盈利 税政 的新闻
- 从盈利900万到亏损10亿 谁来拯救业绩变脸的众安? (2018-04-27)
- “二房东”收益仅1%-3% 盈利难或推高房租? (2018-04-23)
- 四大上市险企健康险增速最快 万亿市场盈利问题待解 (2018-04-17)
- 公募基金20年累计盈利22347亿元 (2018-04-12)
- 需求回暖+盈利回升 钢铁板块打响反攻战 (2018-04-11)
- 各路资本探路住房租赁:抢房成一景 二房东模式盈利难 (2018-04-09)
- 5只国家队基金合计盈利近175亿 2018投"结构性机会" (2018-04-09)
- 五大行净利润增长 盈利能力下滑 (2018-04-03)
已有0条评论